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融合教育历经实验探索、初步规范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3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融合教育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本地化研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但也存在政策体系构建上下互动不足、支持保障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培养培训力度不足、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有限等问题。本文从增强融合教育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强组织体系顶层设计、强化专业支持团队建设...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教育经历50多年的发展,至2019~2020学年,所有公立学校及半数的私立学校已经实施融合教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为实施融合教育的私立学校提供额外的财政资助、专业支援、师资培训和行政指引,以支持及鼓励学校实施融合教育。澳门特区的融合教育具有全方位财政资助、多角度专业支援、系统性师资培训、跨专业团队建立及资助运用规范化的特点,而融合生就读名额欠缺法...
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台湾地区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采取渐进的融合教育政策、健全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完善融合教育的配套措施、推行普特融合的课程设计四个方面总结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的创新与特色,继而剖析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强化支持体系与配套措施、提高对特教教师及资源教师的期许、继续寻求“双赢”策略、强调功能重于形式等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本书以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非信托基金(2012~2016年)为研究对象,探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问题。
为深入研究中国对非洲的教育援助,本章在梳理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的进程中,厘清教育援助与国际发展援助之间的关系。教育援助是国际发展援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发展援助的一种类型。理解教育援助必须知晓国际发展援助的历史,解读教育援助必须借助国际发展援助理论。这就是本章设计的缘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开展对外援助。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对外援助大国。1973年之前对外援助总额一度高达国民收入的2%左右。1964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非洲首先提出了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2011年4月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2014年7月,在...
2018年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暨第七届部长级会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任务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中非关系处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对非教育援助将面临更多的机遇、挑战和不确定性。借助多边机制,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托基金项目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者有保障(简称“两不愁三保障”)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由此,“两不愁三保障”成为当今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基本标准,其中,义务教育有保障是精准脱贫的硬性要求之一,属于“一票否决”的指标。因此,教育扶贫已成为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教育精准扶贫由于兼具“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扶贫”...
本章基于林芝市教育扶贫的定位、工作的经验、面临的困难和建议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在脆弱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家庭发展和教育发展局限等因素影响下,发挥教育对贫困的代际阻断作用必须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农牧民家庭为主要的作用对象。其次,从工作经验上看,林芝市教育脱贫的三大经验在于构建了家庭教育的物质保障制度,减轻了农牧民的家庭教育负担;通过“控辍保学”巩固义务教育...
2019年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系列文件,对未来基础教育做出战略部署、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同时,学前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义务教育质量水平全面提升,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整体推进,教育扶贫取得显著成就,教师队伍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教育治理成效明显;家庭教育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逐步完善。未来中国教育前景光明,成就可期。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