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随着“两为主”原则的贯彻执行,北京市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但是,由于教育经费、教育管理制度及社会排斥等原因,使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完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政策及配套措施、均衡义务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规划应对能力、采取更为灵活的学校管理方式、发挥学校和社会支持作用等以提高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的适应性。
对《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的分析表明,2009~2012年河南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特定的城乡差异:一是教师资源有明显改善,乡村与城镇在教师数量上差异不明显,但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上仍存较大差距,其中普通初中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并存在较明显的小学、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从乡村流向城镇的问题;二是设备资源有一定改善,但乡村与城镇仍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小学计...
一般认为,解决基础教育公平性问题的途径是加大教育财政的投入力度。仅仅依靠增加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应注重资源投入结构的问题。本部分将回顾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和筹资机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理论,建立面板时间序列模型,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预算内外支出的协整关系进行估计,验证现行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投入偏好,从教育投入的结构角度为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
针对我国经济条件制约的状况,城乡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应该属于“增量”方式改革。对于加大投入的解决方式,仍然需要在我国现有的分权财政体制下重点考虑投入结构问题。
面对新的挑战,政府也在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政策制度,消除人口流动障碍,并试图放宽流动人口子女在城镇接受基础教育的限制。例如上文提到的取消进城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及个别城市针对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所采取的教育券等补贴措施,以及逐步扩大“两免一补”覆盖范围等政策,都表明地方政府正在从制度支持的角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消除“城乡分割”状态。根据第二章的理论观点,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相关政...
尽管国家为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所做出的将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教育倾向的决策和导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根据上文的结论,一味强调“预算外经费的废止或进一步提高公用经费的供给层级”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供给问题,甚至会加大不均衡的程度。严格限制预算内、外经费数量比例,逐步取消预算外教育经费,同时将人员经费的负责层级上移至中央,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或严格管理地方政府对公...
人口的持续迁移和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转的现实状况,既给我国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中的公共服务政策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政策体系,改善城乡分割状况,缩小不同群体间的福利差距,促进城乡融合的契机。
“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课程”910075是香港长洲佛教慧因法师纪念中学独立开发并实施的正规教育课程。其以创新的“全校跨学科协作”模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18个学科,课程涉及中学三年级至中学五年级的学生以及全校18个学科的教师,受惠校内人数达到500人,并对香港地区数十家学校的师生产生深远影响。该课程不仅将区域文化遗产资源与本土中学的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更...
温州自2011年启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制定出台了系列地方改革政策,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民办教育“1+16”政策体系。四年改革实践中,温州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学体制创新、民办学校教师社保制度、民办学校收费制度、民办学校投融资、产权归属、税费和土地政策、公共财政分配机制八大领域实现了突破与创新,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得以根本性优化,民间办学信心提振、投资热情高涨...
教育福利服务是中国特色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教育的公平性明显增强,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亮点。但是,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还比较薄弱,教育质量总体上还不高,观念相对落后,体制机制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挑战。“十三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普及水...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