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成果(1996~2002)

过去,发展更多的被定义为经济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追求 GDP的高速增长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这种片面的追求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发展观来加以解决。

我国大城市城区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993~2003)

沈河实验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城区面积17.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人口密度为3.40万人/平方公里,位居中国北方大城市城区前列。全区设有16个街道办事处,153个社区,近20万户居民。沈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市市级四大领导机关(党、政、人大、政协)及许多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宗教机构都设在沈河区内;沈河区还是沈阳市重要商贸区和旅游区,这里既有沈阳...

我国县域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994~2004)

正定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中心15公里,北距北京市266公里。全县总面积468平方公里。正定县历史悠久,曾长期是郡、州、路、府治所。解放后改为正定市(地辖市),后改为县建制。2001年石家庄市区划调整,滹沱河以南3个乡镇划归石家庄市区(2000年及以前数据为区划调整前数据)。现全县辖4个镇、5个乡和1个办事处,17 4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正定县城是石...

我国城镇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992~2004)

华庄镇地处江苏省无锡市南郊、南临万顷太湖、北依京杭大运河、东距苏州43公里、西近无锡著名风景区。苏锡公路由东向西横贯全境、距无锡机场7公里、沪宁铁路两公里。全镇总面积37.31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农场。华庄镇于1992年被正式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五年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成就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本文总结了近五年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如何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机制。

作者:夏合群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从陕西的基本经验看“山川秀美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陕西是“山川秀美工程”的发祥地。本文总结了陕西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治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并探讨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尚需探索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韦苇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社会性别与可持续扶贫开发:趋势、挑战和政策调整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把消除贫困、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1978年以来,中国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缓和消除贫困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中国官方确定的国家贫困线统计,到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从197...

作者:黄承伟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本章主要介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就业等内容。

作者:肖金城 王青云 袁朱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安全、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处理这些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攸关的问题,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难于制订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也不易找到各种行之有效的对策,甚至会使人类的行为背离自己的初衷。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途径。但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当代众多的科技进步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高新技术最为关键。这些技术能为发展...

作者:钟安环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生态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全人类整体的、长远的根本利益,生态环境经济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必须使它从科学家的殿堂上解放出来,成为大众的学问。本文分析生态环境经济学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的背景及依据。

作者:卢莉芳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