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相对贫困

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市场输出、转移的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社会问题,它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密切联系,而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方式也会相应地使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所涵盖的年龄跨度大,儿童本身也是一个充满异质性、多样性的群体。因此,在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种种问题做出评价和判断时,如果不从地区、父母的劳务输出方式以及儿童自身特征等方面加以...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留守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生活世界虽然与成人世界存在较大差异,但对家庭的依赖是其成长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家庭生活仍然是儿童生活世界的重心。在其成长阶段,家庭结构的任何调整和变动无疑都会对其生活状况造成显著的变化和影响。在生活形态上,留守儿童身边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很多留守儿童家中缺少了最熟悉的母亲的身影。父母的外出对留守儿童来说不仅是少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更是少了生活上的照料、关心和帮助。...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留守儿童的学习

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习、接受学校教育。根据角色理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扮演着多重角色,不过各种角色有轻重之分。在留守儿童所扮演的众多角色中,学生这一角色是很重要的。对于儿童而言,求学是其获得新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对于社会而言,儿童就是未来,只有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整个社会才有发展。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

在儿童初级社会化的过程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童年时期是儿童心理情感和社会化基础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儿童不断地从身边的照顾者中获得最重要的生理和心理支持。正常的儿童会通过与成人的适度依恋关系和情感交流,形成对社会的基本安全感和信任感。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和渴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在这个时期与父母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很多孩子会变得情...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

在本研究中,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交往的社会关系网相对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与外出父母的联系,与家庭成员、所生活社区成员和学校同学、老师之间的交往。因此,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获得上,其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也主要来自家人,包括外出父母、现有监护人、兄弟姐妹、亲戚,生活社区中的邻居、朋友、小伙伴、村干部,以及学校的老师、同学等。对于留守儿童所得到社会支持的主要内容,按通常的划分方式...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需求

从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系统来看,周围群体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支持的空缺和不足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内心感受。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有待加强,“关爱留守儿童”也正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团体的行动主题。留守儿童有各种要求和期望,有他们自身对社会支持的特殊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应从他们自身的需求出发,给他们以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区意识

在留守儿童生活的社区里,还有很多有着相似家庭背景的村民,他们有的也在家人外出务工之后面临留守家庭的种种问题,有的和家人一起在农村寻找扩展家庭生计的渠道。在外出务工人口逐年增多、留守人口群体日渐庞大的背景下,这些村民是否已经意识到留守人口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些留守家庭中的儿童、妇女和老人,他们是否愿意为其提供帮助呢?除了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学校进行访谈之外...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差异

性别角色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差异不但表现在儿童生理特征上,更深刻体现在兴趣爱好、人格特征、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等方面。目前,已有学者从性别视角针对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受到的影响、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例如,郭少榕(2006)从性别视角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