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相对贫困

撕下残障与妻子的标签,我独立、坚强且无畏

在家中,我是被父母以爱捆绑的残障女儿;在婚姻中,我是被丈夫和婆婆控制的“生育机器”。在从小到大的唯唯诺诺与委曲求全中,我一步步地迷失自己,也开始不断地反问自己——什么是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可以做一些什么?于是,我义无反顾地与过往的生活切割,撕下所有的标签,勇敢地、独立地面对未知的一切,做真实的自己。

作者:夏伟伟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代代相传的母性力量,支撑我一路前行

在一个家庭里面,如果有一个残障的孩子,或者是有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那么母亲的付出可能是最多的,全心全意且不厌其烦。这种强烈的感受,尤其是当我也成为一个母亲后,变得更加明显,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成为一个母亲,是在走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梁娉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叛逆女孩的自我救赎之路

与非主流的身体共生不是一件易事——比如忍受亲人的差别对待,比如遭遇求学的显性歧视,再比如面临空白的职业选择。上述种种,都是我的经历、我的日常、我的苦与痛。但我并不甘心于此,不愿再做那只笼中鸟,也不想继续坐在房间里无所事事。所以,我从原生家庭中搬离出来,然后努力地一边学习一边做生意,这是我救赎自己未来的开始。

作者:黄杨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某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某贫困地区随机抽取的1271名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去30天未患病、过去一年未住院、慢性病数量少、社会支持总得分高、独居、无子女家人补贴、年龄低、在业、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生活条件好的贫困地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

作者:孟令瑜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农民工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新生代和老一代的对比分析

本文借鉴国际移民相关研究,比较了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状况,考察了文化适应的态度、行为及心理三个维度对两群体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状况存在代际差异: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三低一高”的特点,即文化接纳程度低、社会交往水平低、文化认同感低,方言掌握程度高。文化适应对两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也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向于内在“隐...

作者: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居住安排与老年人精神健康

在宏观层面的快速老龄化与微观层面剧烈的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居住安排,无论是居住形态、居住距离还是赡养关系(变量)等,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不断侵蚀老年人传统照顾模式的家庭基础。居住安排变迁使曾经是心理学关注对象的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逐渐也变为社会学、人口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尤其受到家庭社会学和老年人口学的重视。

作者:原新 穆滢潭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慢性病对老年人抑郁水平影响的机制研究:社会支持与生活压力的中介作用

慢性病是老年人口中的常见病,同时也是影响老年人抑郁水平的重要因素。慢性病伴随抑郁加重了对老年人的危害。本文旨在研究慢性病影响抑郁水平机制中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慢性病对抑郁水平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自理能力、友情支持和生活压力在慢性病对老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社会和家庭主动给予慢性病老人社会支持并设法减轻生活压力是预防慢性病老人发生抑郁的有效措施。同...

作者:龚秀全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中国女性遭受亲密伴侣躯体暴力的实证研究——基于四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有限解释

本研究根据2000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四次全国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女性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现状和趋势提供了历时性的实证依据。研究发现:20%左右的中国女性表示曾遭受过来自丈夫、男友等亲密伴侣施加的暴力,且十年间没有显著变化;有9.4%的女性经受过比较严重的暴力,对其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年龄在30~49岁的青年女性和婚姻状况处于未婚同居的女性更可能遭...

作者:杜鹃 潘绥铭 黄盈盈 魏怡真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