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是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涉及人类活动的每个方面。在我国,农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政治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内容。
近代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即经济上的弱者为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建立起来的自助互助组织。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缓和了市场竞争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增强了社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为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的区别在于,它的结构反映了它的目标,即通过其经营过程以及对其利润(或剩余)的利用,服务于其社员以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和国家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经...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的确立,概括地说,具有“两大基础”、“三个必然”、“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6年10月31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将会对解决小规模经营农户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矛盾发挥重大作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部法律的基本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在实践中,可能会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行业协会、公司、合伙企业等相关组织混淆起来,这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四不像”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不强和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正确认识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组织的联系,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组织的区别,进而加深对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社,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长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基本原则、主体法律地位、法律人格、责任形式、治理结构、分配制度、内外部利益关系和立法体例等在法律上都得不到确认,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都很困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从2003年底2004年初起草工作启动,到2006年颁布,历经三年。2006年6月、8月、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二十三次、二十四次全体会议连续三次审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最后高票通过,这是不多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已届五载。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合作社对于促进就业、益贫增长与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亦是中国大力推广合作社的原因。合作社的这些功能必须借由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治理机制来实现。现实中合作社能否实现预期功能,取决于它是否按照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构建治理体系。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