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一般规律

主体功能区划人口政策中合理分布的“理”包括“协调”、“同步”、“定向”三方面内容。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下,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人口综合承载力更多地由其中的经济因素(尤其是与就业有关的)决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匹配需要相关制度支持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人口迁移和分布规律在现阶段中国的表现

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也是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因此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口综合承载力比欠发达地区更高,未来更应作为人口流入地。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情况特别突出。轻视就业、不当税制和户籍障碍是妨碍中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空间分布均衡的三大制度障碍。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如何看待人口承载力

地区人口承载力测评指标可分为人口指标、资源容量指标、生态指标、综合性可持续指标等四类。尽管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巨大,但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于其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而言都较高。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基于此,可以认为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口承载力的富余空间较大。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

我国建立户籍制度的初衷就不只是人口登记,还有区分人群以便服务管理的功能。当前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本地人的社会福利,且仍然维持了“高门槛、高待遇”的特征。小城镇户籍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大中城市进展缓慢,但最近部分城市的改革取得一定突破。在弱化户籍与基本权益的联系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我国常住人口数据统计现状及相关制度调整思路

由于多部门参与,协调不够,且地方政府和流动人口都没有积极性来主动准确地进行人口登记,常住人口统计数据质量日益下降。完善人口调查和人口登记体系,建立人口管理综合信息数据库是当务之急。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农民工难以享有社会保障及福利的原因

在制度安排上,农民工有多条途径享有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但实际参保比例偏低且受益程度不大。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福利支出负担较重,而农民工缴费能力不足和参保意愿较低,且输入地政府服务能力和意愿不强。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调查地区政府的反映以及我们的评论

优化、重点开发区不愿意接受更多的流动人口在该地区安家落户,理由主要是生态压力、基础设施限制和流动人口的素质较低。很少有地区希望被列为限制、禁止开发区,即使限制、禁止开发区的政府官员理论上接受主体功能区概念,但在实践中,他们不同意限制该地的大规模经济开发,主要是担心优化、重点开发区享受了优惠政策却不愿意接受限制、禁止开发区的转移人口。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必须行政手段...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优化、重点开发区目标人群调查发现

与政策目标不同,外来经营户不是在企业的外来打工者,更有意愿和能力在优化、重点开发区安家落户。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和住房是要在优化、重点开发区安家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很少有人认为户籍制度本身是主要障碍。相对而言,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如本地人口,且倾向于多生育。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贫困治理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