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儿童保护制度的基本要素

具有必要权力、强制性报告、儿童保护程序、国家监护制度或替代监护制度的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儿童保护机构是儿童保护的基本要素系统。没有这些因素,受虐待儿童就很难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儿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地位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当代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保护中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福利的基础。目前,中国的儿童福利项目主要包括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扶持和康复、儿童教育和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关于儿童保护立法,我们有保护儿童的全面法律制度,并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和《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世界人权宣言》。在中国,与儿童福利有关的主要机...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视而不见的权利侵犯:对儿童虐待的认知研究——基于安徽某县的调研

在安徽省农村进行的调研,目的是考察农村社会人们对“儿童虐待”现象的认知情况,以便进一步了解儿童虐待现象的深度和广度,并为政府和公民社会制定儿童保护政策提供实证基础。在调查中,我们着重了解了人们对“儿童虐待”(“不当对待”),或者各种属于“儿童虐待”行为的看法。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教师在儿童保护中的作用

教师目前在对受虐及受忽视儿童进行保护时,所能提供的仅是基于工作范围内的“力所能及”的保护,其出发点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责任。而如果为受虐及受忽视儿童提供系统性的保护则超出了教师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并且即使教师发现并确认儿童受虐及受忽视现象后,也不知向谁报告。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儿童保护制度的要素缺失:三个典型个案的分析

本章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作者试图通过对几个儿童虐待案件的解剖,对现行的制度安排和工作机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能够对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更加有效的儿童保护制度。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有效性分析:山西砖窑虐待童工案件分析

本章试图通过对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的个案分析,对我国儿童保护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梳理。梳理关于山西黑砖窑案件的报道很多,从人性和道德沦丧的角度进行抨击的也很多。但是,通过这个案件,从儿童保护的角度,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道路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对儿童保护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制度分析和反思,还不多见。本章的基本观点是,虽然黑砖窑事件反映了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但...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对残疾儿童的虐待和忽视

残疾儿童是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中更为弱势的重要群体。我国现有残疾儿童500万以上,其中,智力残疾和多重残疾是最主要的残疾形式。在残疾儿童中,男童的数量多于女童,农村儿童的残疾率高于城市。他们既是儿童中最弱小的群体,也是残疾人中最弱小的群体。不过,在残疾儿童中,多数儿童的残疾程度不高,如果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康复,多数残疾儿童可以获得正常的生活,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一个积极的...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街头暴力和儿童保护——建立有效的国家监护制度

街头乞讨的儿童的情况很复杂,有被拐卖的儿童,也有被父母利用变为牟利工具的儿童。还有年龄较大的、已经沾染恶习、自愿乞讨行骗的未成年人。对这些儿童怎样提供救助和保护,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意愿,也需要设计周密的制度和儿童保护专家的参与。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中责任主体现状分析——基于五则儿童虐待及儿童忽视案例的思考

根据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规定,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有关部门和组织请求保护。有关部门和组织是指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应当受理,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结论 建立有效制度,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和虐待

本书的研究发现,在中国,针对儿童的暴力和虐待,仍然是一个隐性的社会问题。即尚未被人们意识到是“问题”的问题。对针对儿童的暴力,特别是家庭中的暴力,人们往往认为是理所当然,视而不见。在西方社会,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只有在针对儿童的暴力成为“问题”,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不再对其熟视无睹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对儿童虐待问题的认识,把隐性问题变成...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