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女性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本章从政府支持和非政府支持两个方面,介绍香港女性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香港经验,为完善内地的支持系统提供参考。
为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香港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支持。这些支持覆盖面广泛,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领域,较之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更为全面、深入、细致。一方面,政府和民间组织根据残疾的不同类型和程度,提供相匹配的多种多样、多阶段的服务;另一方面,残障人士的监护人和家庭也和政府及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密切配合。同时,在香港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工...
香港老年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建设始于1965年,以香港第一份社会福利白皮书——《社会福利工作之目标与政策》的发表为标志。此后,香港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障的基干问题报告书》(1967)、“公共援助计划”(1970年推出,1993年改称“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香港福利未来发展计划》白皮书(1973)、《社会保障——为最不能自助者提供帮助》绿皮书(1977)、《进入八...
如何解决失业群体的问题,是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本章将分别从社会支持的主体、资金来源、服务内容方面来比较香港和内地在失业群体社会救助模式上的差异,从理念和操作层面为内地的失业治理提供参考。
对女性弱势群体而言,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完整以及该系统能否为她们提供所需要的社会支持,都对她们是否能够有效应对生活困境,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相比50年前,甚至20年前,现代女性在选择生活模式方面已经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她们可以接受更多的教育,赚取更多的金钱,享有更大的法律保障,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社会对家庭暴力和女性的业权方面越来越关注。但是关于...
残障人士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香港与内地都分别采取各种模式来支持残障群体,本章将分别从残障群体社会支持的来源、方式及内容三个方面对两地的支持模式进行比较,为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模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部分将分别从老年社会救助内容、主体、对象、人员、经费来源和救助水平等六个方面对两地老年社会救助模式进行比较。
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国都表现出一种十分突出的优越感:广袤的国土、众多的国民、丰饶的物产、发达的经济和贸易,更有早熟的文化和国家制度。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这个国家深信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四周蛮夷仰慕、艳羡和学习的对象与榜样。甚至连“中国”这样一种称呼本身也隐含着骄傲与自恋。所谓“中国”即为“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而“四夷”则为南蛮、...
晚清时期,疫病频发。疫病防范与处置的不断“政治化”,激发并促进了“身体保护”向“民族防卫”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卫生开始凸起,医学则成为救国的大计;日趋加剧的国家危机,既彰显了民众的基础地位,也要求着民众的“再造”:持续的“新民”展示了一个不断从身体到行为和纪律的规训过程;在救国新民的宏大政治中,医疗不仅经历了“废止中医”的风潮,也开始迈开下乡的步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主导的国家形态得以确立。“人民”的形塑,不仅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体现出鲜明的权力特征;卫生方针的确立及其权威解释,一方面透射着新国家的本质要求和国家建设的现实起点,另一方面则展现出现代化导向和本土社会间的相应紧张,预兆着“中国道路”的艰难探索与开掘过程。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