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艾滋病防治、关怀与扶贫: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桥梁

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多方面的辅助和协调,而有效地将扶贫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使感染者/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积极治疗,是稳固扶贫成果、提高他们生产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多防艾的社会组织是从受艾滋病影响的群体的心理支持、健康促进、家庭关系、歧视应对、孤儿救助、治疗支持、阳性预防以及针对大众层面的社会倡导和减少歧视等环节入手,有效地帮助目标群体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想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社会性别与妇女反贫困:现状、挑战、建议

增加对国内公益组织尤其是关注性别平等和反贫困的公益组织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使国内公益组织获取多元的资助渠道,增强它们在反贫困的国内实践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对话与对接能力。

作者:赵群 王云仙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清代灾荒中的妇女买卖及法律救治

长期以来,女性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失声的弱势群体。在宗法制度统领的男权社会中,妇女买卖几成灾荒年代人们自救的一种常见手段。实际上,灾荒中的妇女买卖不仅意味着无数女性的悲惨遭遇,也常常演化为影响地方社会秩序和人口变迁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历代政权赈灾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本书希望透过清代灾荒中的妇女买卖这一历史现象,分析清代因灾买卖人口的法律规定,探讨清代对于因灾被卖...

作者: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导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国儿童的数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印度。儿童保护的问题涉及2.78亿儿童的健康成长(尚晓援、王小林,2011)。在这些儿童中,有数以百万计的困境儿童,如孤儿、残疾儿童、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流浪儿童和被遗弃的儿童,等等。这些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受到暴力、虐待、忽视和剥削等行为的侵害。除此之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对儿童使用暴力或发生虐待、忽视和剥削等行为。由...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儿童虐待”的定义研究

在英文中,针对儿童的暴力、虐待、忽视和剥削等行为被总称为“maltreatment”(可以翻译成“虐待”,或“不当对待”)。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虐待(Child Maltreatment)定义为,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商业的或其他形...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中国是否有儿童虐待

研究发现,儿童虐待问题在我国并非少见。被调查者中有22.6%的学生报告曾有3~4项虐待经历,11.3%报告有过5~6项虐待经历,有44%的学生报告在童年期曾有过7项或7项以上的虐待经历。研究表明,受调查的中国男孩更容易受到躯体虐待和精神虐待,女孩更容易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儿童保护制度的基本要素

具有必要权力、强制性报告、儿童保护程序、国家监护制度或替代监护制度的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儿童保护机构是儿童保护的基本要素系统。没有这些因素,受虐待儿童就很难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中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儿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地位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当代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保护中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福利的基础。目前,中国的儿童福利项目主要包括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扶持和康复、儿童教育和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关于儿童保护立法,我们有保护儿童的全面法律制度,并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和《关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世界人权宣言》。在中国,与儿童福利有关的主要机...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视而不见的权利侵犯:对儿童虐待的认知研究——基于安徽某县的调研

在安徽省农村进行的调研,目的是考察农村社会人们对“儿童虐待”现象的认知情况,以便进一步了解儿童虐待现象的深度和广度,并为政府和公民社会制定儿童保护政策提供实证基础。在调查中,我们着重了解了人们对“儿童虐待”(“不当对待”),或者各种属于“儿童虐待”行为的看法。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教师在儿童保护中的作用

教师目前在对受虐及受忽视儿童进行保护时,所能提供的仅是基于工作范围内的“力所能及”的保护,其出发点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责任。而如果为受虐及受忽视儿童提供系统性的保护则超出了教师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并且即使教师发现并确认儿童受虐及受忽视现象后,也不知向谁报告。

作者:尚晓援 张雅桦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