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贫困是否具有社会性别差异?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女性脱贫和中国社会性别平等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到反贫困战略的设计以及扶贫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集中对贫困的定义和理论、社会性别与贫困的关系、贫困的测量方法与指标进行理论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和完善中国分性别的贫困监测调查体系提出建议,从而为建立和完善...
2010年,中国新世纪十年扶贫规划进入最后一年,在新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经济秩序背景下,在新的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措施中,应重新审视扶贫政策,也应运用更为宽泛的概念去度量贫困现状。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中国十年的农村反贫困政策和措施,衡量进步、发现挑战并提出建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农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的同时,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总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却有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及其社会边缘化的倾向,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进步发展。因此,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始,初步建立起了城市反贫困体系,却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城市贫困的生成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社群之间是有差...
为什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更深地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灾害和妇女贫困有着怎样的联系?如何在防灾、备灾、救灾和重建中有效地防范、缓解和改变妇女贫困现象?本文将从文献和实例研究的角度,对有关概念、实践和行动进行梳理,并提出政策建议和展望。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困及男女两性因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差异和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等方面,分析女性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所占比例快速增加的原因和艾滋病给妇女带来的影响,希望找到切实可行的战略关注受艾滋病影响的妇女,切断贫困和性别不平等这两个助长艾滋病传播的纽带。
本文首先论述了多维度视角下少数民族妇女的贫困。其次,从国家和相关部门整体的扶贫规划和实践出发,评价2000年以来政府对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扶贫政策取得的进步。再次,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评述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和措施中社会性别视角的缺失导致的妇女更加贫困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建议。
本文总论中国老年妇女贫困问题,首先概述了当下老年女性贫困现状,其次分析了贫困老年妇女人口特征。再次,从基本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等方面总结了当下贫困老年妇女的生活状态,分析了老年妇女贫困的致贫因素。最后,结合当下公共政策与社会对老年妇女贫困问题的反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倾听单亲家庭女性户主们自己讲述她们为何陷入贫困?怎样应对贫困?了解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她们得到了什么,还需要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对单亲家庭女性户主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其生存现状的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本文简要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在华开展的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扶贫工作,对其前景做出展望并提出建议。
本文将NGO(非政府组织)社会性别与反贫困实践纳入到我国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框架中进行梳理与思考,重点探讨社会性别平等与反贫困实践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NGO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反贫困实践上的策略与对策。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