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弱势群体贫困

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大事记

文章讲述了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大事记。

作者: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从“武汉女大学生报道”看调查性报道中多源求证的必要性

文章透过“武汉女大学生报道”为案例,分析调查性报道中多源求证的必要性。

作者:周海燕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之三 农村女青年,路在何方?——几位农村女青年调查纪事

本文主要介绍了“五朵金花” 的故事、餐馆女孩郭凤丽的苦衷和33岁阿姨刘雪利一家三个案例,通过对三个调研案例的分析提出了研对农村女青年的未来发展的思考。

作者: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盘点“超级女声”

本文通过对"超级女声"的核心竞争力与“超级女声”的产业链“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超级女声”商业模式对文化产业的启示。

作者:段东 邓斌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我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政策

本文总结了我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政策,包括中央政府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政策、地方政府支持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以北京市为例)等。

作者:孙莹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河北省、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0个县作为调查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探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并进而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确实给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总体上说,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尤其对于隔代监护家庭中的留守儿童更是如此。

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大沙村留守儿童调查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西乡县大沙村的调研资料,通过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前后自身生活变化进行纵向比较,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横向比较,探析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带来的影响,以及父母外出务工给监护人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正面也有负面,但总的来说,负面影响更突出。

陕西省蒲城县椿林乡兴林村留守儿童调查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兴林村的调研,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当地学校、社区与政府对此都缺乏关注。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务工后,他们的劳动负担加重,对学习辅导的渴望加强,学习目的更具体化,且与父母联系时缺乏情感交流。而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影响主要包括劳动负担加重;情绪不稳定;在生活、情感以及学习上不能全面照顾留守儿童。

陕西省佳县佳芦镇崔家畔村留守儿童调查

崔家畔村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贫困农业村,该村落后的经济状况和较差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大批的外出打工农民,同时也造就了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压力,做出外出打工的“理性”选择,而在做决策时,很少考虑到外出务工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很少对留守儿童加以特别的关注。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乡牟荣村留守儿童调查

本文通过对宁夏牟荣村的调研,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正面看,外出打工改善了家庭条件和学习环境,增强了农村家庭支付子女教育费用的能力,提高了父母对孩子受教育的关注程度;从负面看,父母外出打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甚至造成子女人格的缺陷,心理上的隐性影响是更深远的。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