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从制度、体制或城乡关系的角度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但是这种制度、体制或城乡关系究竟怎样概括才最准确、清晰?它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这一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究竟如何?能够定量分析吗?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没有预期的那样快,或者说,制度创新的预期效果并不显著,原因是什么?怎样调整下一阶段制度创新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如何解决制度创新效果不显著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需要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归结为城乡二元制度,并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的回应。
<<
黄锟: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在《经济研究》《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获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和中央宣传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