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汶上“合伙种粮”模式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群体——职业农民。汶上县职业农民呈现新时代的典型特征:一是经营规模化;二是生产专业化;三是收入稳定;四是职业认同。“垦地合作”过程中与职业农民合伙种粮破解了当地地价攀升痛点。该模式中职业农民是“垦地合作”中最活跃的要素;村集体是“垦地合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北大荒粮好是“垦地合作”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供给主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职业农民稳定从业的动力。汶上“合伙种粮”模式对“垦地合作”有以下启示:(1)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有效探索需要职业农民支撑;(2)“垦地合作”需要注重职业农民的培育;(3)“垦地合作”过程中要强化村集体对职业农民的服务保障作用;(4)完善国有企业服务平台,增强职业农民与农服组织黏性;(5)处理好农服组织与种粮大户(经营型职业农民)的关系;(6)模式推广要对地方要素条件进行科学评估。
<<
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市农研中心联合课题组:课题组组长:赵邦宏。执行组长:王哲、陈雪原。执笔人:王哲,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产业经济;吕雅辉,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张润清,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吴曼,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合作契约;赵耀,中共河北省保定市委办公室,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霍晴,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产业经济;邓少华,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