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能力——以浙闽豫三村个案研究为例》一书的理论概念与内容方法。作者试图运用扩展个案法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实践、宏观-微观、历史-现实、传统-现代等互动及比较中,具体以浙江溪水村(传统村——圣人崇拜)、福建梅山村(名人村——名人崇拜)、河南吉原村(新农村——土地崇拜)三个典型村庄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论证,在梳理与比较不同乡村社会其文化建设能力的异同以及这些相同与相异的生成逻辑中,发现三类个案相同的家族-祖宗崇拜情结及其背后复杂的人地关系与家国心态,在“村落-精英-国家”的研究框架中最终揭示乡村文化建设的普遍逻辑及其能力不足的结构性建设困境,论述文化建设能力对于当前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
赵翠翠: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社会学)博士、博士后,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社会心态与秩序变迁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23BZJ00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已结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8CZJ0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139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8T110361)各1项。在《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文史哲》《世界宗教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A&HCI、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中宣部采纳研究报告1篇。获北京大学第五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博士后出站报告入选第十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2021)、上海社会科学院重要学术成果出版资助项目(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