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没有分工的市场”     检索到  69494  条相关信息

本文聚集于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对国内外中国经济史学界有关斯密型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批评与讨论,对阿里吉与加州学派有关斯密分工理论及其在中国表现所作解读提出强烈质疑,并通过阅读斯密、马克思原典,力图还原一个真实斯密,即强调“社会分工”斯密,并引入吴承明“没有(社会)分工市场”概念,主张将两者(即真假斯密)结合起来,用历史眼...

作者:夏明方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首先,介绍了分工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深层根据。其次,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作者:王建均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尽管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推进,但区域内部经济关联度仍然较低、一体化进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北经济整体竞争力。东北区域需要围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造东北经济发展内部“凝结核”,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文回顾了东北区域产业分工与经济合作现状,并对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提出了思路。

作者:丁晓燕 张丽娜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在新时期下,如何应对来自外部逆全球化呼声,将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和研究问题,引起了各个领域学者兴趣和关注。除了地区宏观层面探讨,企业层面理论突破给予全球化产业间分工解释,与传统贸易理论从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部之间差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不同,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重新阐释,得到了更为丰富结论,这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生命力所在...

作者:张其仔 许明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本文选取开发区进行案例研究,揭示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并从案例抽象上升为分析框架,在案例研究结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超额公共产品供给前提条件、根本原因、诱导因素、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提出甄别、清理和转化超额公共产品具体方案,为划分政府与市场之间界限、规范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行为提供了操作性建议。

作者:周绍东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本报告是对中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发展情况分析。报告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首先说明中国工业在国际分工中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其次指出中国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最多发展中国家,同时指出中国工业目前呈现优势格局变化和竞争态势发展趋势,最后说明国有工业企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适应新竞争环境。

作者:金碚 出版时间:2003年05月

就基层干部自身而言,需要正确认识暂时存在天花板,以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没有天花板信念,对待自己本职工作。

作者:汪鹏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分析了李村人口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和家庭分工,及其对当地农业发展影响。首先概述了李村农业家庭流动与留守情况;其次分析了李村“男工女耕”家庭分工形成,以及女性流动机会弱化;再次从留守丈夫群体出发,阐述了无论男性是否外出打工,女性仍然不具备选择流动权利,并叙述了留守老人对家庭分工影响;最后描述了农业现代化尚未改变女性在生产中的辅助角色,并进行了总结。

作者:付会洋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