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三互动     检索到  43167  条相关信息

互动创新模式的三个基本主体性要素是企业、院校、政府。在互动模式中,企业的作用是进行生产,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促进创新,产生一个创新空间;院校的基本作用是提供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空间;政府的作用是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产业环境和资源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创新基金、协调机构间关系等,这种作用形成了一个趋同空间。互动的典型模式是:代表企业、院...

作者:孙荣乾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本文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评论着手,叙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机制与理论,在介绍了河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概况后,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来检验在河南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并针对河南省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基数大,以及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李恒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社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反贫困实践的重要力量。基于互动理论,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第三部门圈与政府圈、企业圈互动,实现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但在脱贫工作实践中,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业的互动不足,获取支持不够,对脱贫攻坚成效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推动政府圈、企业圈、第三部门圈良性互动,促进扶贫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扶贫工作效能,本文运用整体性治...

作者:邹新艳 史云贵 ZouXinyan ShiYungui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本文通过探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作用机理,分析河南“化”互动协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促进河南“化”互动协调发展应把握的大着力点,并提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服务强省战略、促进产城融合以及加快构建中原城市群“化”协调发展试验区等促进河南“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柏程豫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三江源生态移民;反贫困;人地关系;理论框架

从严重分割、分化、分离已久的城乡关系转变为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的城乡关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需要从文化理念、城乡规划布局、涉农产业链重构、农业发展方式、农业农村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的变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这需要我们营造“两化”良性互动的发展理念,优化“两化”良性互动的空间结构,构建“两化”良性互动的基本“骨架”,夯实“两化”...

作者:魏晓蓉 张博文 何苑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城乡经济失衡严重制约着四川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经济失衡在城乡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产业互动性差、产业关联度低等。本文对四川城乡产业互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四川城乡产业互动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加强配套制度建设、促进城乡产业互动的对策建议。

作者:卢阳春 邵平桢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城乡体制分割造成城乡之间产业缺乏互动,“以工哺农”更多地体现在城市企业对农村提供经济资助上,没有通过产业带动去支持农村。加强城乡之间产业互动,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反过来又对城市产业起推动作用。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