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09~2010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形成了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体系,而且形成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保障妇女人权国家机制。近年来,我国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政策顺应并推动了国际社会保障妇女人权的历史潮流,但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妇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妇女政治、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权利...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与此相联系,中国的人权事业也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要求得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集体人权,另一个是要实现和保障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人权,首先是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两次人权大解放。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
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十本蓝皮书,重点分析研究201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全书包括总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和个案研究以及附录。总报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权70年发展对世界人权事业的贡献。18篇专题报告聚焦于2019年中国人权事业各领域的发展状况。生存权和发展权栏目包括2篇研究报告,分别分析了脱贫攻坚和电力普惠服务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新设立的数字化与人...
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是衡量一国人权状况的基本标志之一,是促进人权实现的关键环节。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人权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在追求法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在全面推进中国的人权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司法事业经过了起步、发展、挫折和全面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权的保护也随之跌宕起伏。改革开放以来,司法改革在司法理念、刑事司法改革、民事司法改革、行政司法改革、律师与法律援...
本部分是对1949~2010年中国人权发展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的回顾。
在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积累了对受灾公民的人权保护的中国经验。国家不仅高效率地实施了紧急救援和灾后援建,而且成功地在最短的时期内恢复灾区重建并整体达到或超过了灾前灾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积累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生存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妇女权利、儿童权利和少数民族的权利的重要经验。如...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