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间组织     检索到  59625  条相关信息

经过对青海省社会中间阶层发展状况与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同时满足学界内专家认可的职业、经济、文化、自我认同等4个方面要求,达到中间阶层标准的人数在青海省内大致为总人口的6.7%,并具有集中于省会与州府所在城市及男性偏多、年龄较大、自我认同率不高等特征。青海社会中间阶层尚未发展成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功能实体,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也使青海社会结构目前未形成...

作者:石德生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中国的私营经济过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重大成果之一。私营经济今后的发展必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说严重一点,如果推行一种不利于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甚至违反经济发展规律,人为地压制扼杀私营经济,其后果很可能将是整个社会进程的倒退。

作者:〔日〕中村则弘 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本文关注的是“中农”群体在农村社会中的阶层地位。本文以安徽芜湖农村为例,介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和类型,并将农民划分为五个阶层。其次,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农”现象,从而展现了“中农”阶层的独特社会禀赋。接着,本文从理想状态上,逐一论述了中农阶层与其他阶层的关系。最后,本文指明了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中的“中间价值”,并强调了中农阶层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发...

作者:杨华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鉴于中国市场发展的特殊性,农民工创业的过程、发生机制研究对理解中国的社会流动与阶层变化有较大启发意义。阿马蒂亚·森提出:“自由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自由选择就业的发展,是历史研究中受到高度评价的事件。”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社会在分化,农民工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发生职业流动显而易见。到城市寻求发展是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目的,而进入城市就面临融入城市难的问题,那么...

作者:黄建新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来源:察右后旗报社发布时间:2019-04-22
关键字:察右后旗 文化扶贫 脱贫攻坚

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急剧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地位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并非如发达国家那样整齐划一,甚至部分健康指标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呈现反向关系。由此不难推论,中国社会的地位综合征的形成机制必然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利用CGSS2010数据,从物质资源机制、生活方式机制、社会心理机制以及社会环境机制四个方面讨论在当前中国社会中这些中间机...

作者:齐亚强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界对农村经济组织问题探讨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仅就农工商联合企业、新经济联合体、股份式经济组织、社区性经济组织四种形式的讨论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潘劲 朱钢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近10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有广泛影响力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中产阶级理论认为,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能起到缓解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第一,在意识形态上,中产阶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是既定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他们持有较为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这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思想基础;第二,在社会结构上,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上...

作者:陈柏峰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