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农村城市化也称为乡村城市化。它是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一种客观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止的一个时期,我国农村城市化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历程,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在新的产业空间和新的地域空间迅速重新组合、集聚,无数新型小城镇...
我国多年来人口控制工作实践已经证明:城市人口生育水平低于乡村人口生育水平,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比乡村计划生育工作容易开展。实现人口城市化无疑有利于降低人口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国外有些学者认为人口城市化是降低生育率因素之一。而在我国,无论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中对这个问题都还缺乏应有的重视。目前学术界已经提出这个课题大家共同探讨,这对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完成...
中国城市化30年历程:1978~1984年,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93~2003年,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2003年以后,统筹城乡发展阶段。讨论中国城市化几个认识问题,介绍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多样性城市化,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城市政府拥有自主决策权的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非均...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城市化战略与路径选择,小城镇不能重点发展,我国多元城市化道路等内容。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决定了相当一部分农村脱贫致富的艰巨性和人口城市化的复杂性。因此,对农村经济工作进行分类指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针。目前,如何使穷僻山庄尽快脱贫致富和怎样对待那里的人口城市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本文指出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国外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农业转移人口采取的治理理念和治理实践,无论是其成功经验抑或失败教训,均可资中国城市化发展吸取借鉴。本文就典型国家人口城市化及住房问题的治理实践展开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探讨其对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借鉴意义与有益启示。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与不同时代城市的主要特征,接着分析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最后研究了湖南城市化的道路。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在经验层面呈现楚市农民城市化实践所具有的就近半城市化特征。本研究以“缓冲带”的概念和家庭发展代际秩序的内在要求分别从结构和个体能动层面来回应这种就近的城市化在集聚经济学路径下存在的悖论,将这一“悖论”合理化,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由此结合家庭发展秩序来论证半城市化状态存在的合理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