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人文合作     检索到  38044  条相关信息

社会政策过程中的“经济理性”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追求效率;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首先是在社会分配过程中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人为本的公平分配,其次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群体的人为本的共享与参与。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主义和管理主义思潮的泛滥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人文关怀正是拯救推崇GDP的“纯粹经济理性”之后果的社会方案。

作者:唐钧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更加频繁,以合作、包容、互鉴、共赢为核心的丝绸之路精神得到广泛认同。在中亚地区,“中国威胁论”已渐被“中国机遇论”所取代。但人文交流中的短板依然明显,中国在中亚地区没有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未有改变,文化产业合作无实质进展。未来双方的人文合作应注重实效,提高普通人的参与度。

作者:李自国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绿色建筑理念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今,“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自然、文化与经济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以人为本,诗意安居”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人文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

作者:陈柳钦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慈善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和文化,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一种制度,我们要让它内化为人的行为,内化为人心的良知的东西。

人文交流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非人文交流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与当今迅速发展的中非经贸关系对比,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尚未实现均衡发展。在当今中非关系快速升级发展的同时,中非人文交流的切实推进与深入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而当前中非人文交流存在交流机制单一、形式和内容传统、互动性不足等多方局限性,这直接影响了中非...

作者:刘天南 蔡景峰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有着悠久的民族交往与人文合作的历史传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将掀起新一轮的文化交流热潮。但在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下,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的人文合作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本文对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民族交往与人文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的相应措施与对策。

作者:胡芳 张生寅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的总称,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二十多个学科门类。长期以来,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及影响力状况的研究,一般是主观的判断多,量化的分析少。这一方面是因为资料搜集十分困难,各学科之间也存在评价标准的差异;另一方面,一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其影响力和效果具有很大...

作者:向宝云 卢衍鹏 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人文交流是实现各国民心相通的前提条件,国际友好城市人文交流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南宁市与东盟国家友好城市的人文交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创新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建议从深化改革创新、构筑交流平台、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南宁市与东盟国家友好城市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作者:南宁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