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体制变迁     检索到  20605  条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之前,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制。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 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单位制的式微,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又形成了由政府和市场构成的新二元体制社会, 国有部门和民营企业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条件较好的部门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多种...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介绍了变迁中的城市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一、基础教育的地位演变与结构特征;二、来自社会变迁的挑战;三、“宝塔” 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四、本章小结。

作者:史秋霞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实行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较快发展起来,其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市民化不管在起步还是在发展程度方面都具有远郊村所不具备的优势。伴随着非农化乡村的形成与发展,他们有的完成了从乡村村民户籍到城镇居民户籍的变更,有的开始了从村民待遇向市民待遇的转换,有的实现了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轨。回顾和梳理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常住人口市...

作者:黎明泽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本文通过对历次人口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了改革以来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本文研究发现河南省的社会阶层结构正从“倒丁字”形向“金字塔”形转变,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依然带有传统农业社会色彩。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受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落后的制约,各地市之间差异也较大。优化河南省社会阶层结构要把培育中产阶层作为目标,以发展小城镇为路径,促进农...

作者:孙远太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在20世纪整整一百年的现代化变迁中,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貌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缠结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发展的乡村治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90年代下半叶以来,围绕着村治问题,在学术界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学科进入并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少有的学术热点。本研究力图通过对双河口村村治历程的观察,阐释在20世纪的现代化背景下有...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包括价格、产权、投融资、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等对扩大消费具有直接影响,这些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能力,进而对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变迁中有效构建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对扩大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振明 张少龙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号营村的学校教育。首先,分明朝之前、明清时期、1905~1949年、1949年后四个阶段叙述了号营村学校教育的历史演进。其次,以清末民初的私塾教育和20世纪80年代的集资办学的教育实践为依托,分析了内嵌于村落社会的学校教育,探讨了号营村学校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最后,从教育产出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学校教育对村社的回馈、跨越城乡的号营学校教育...

作者:陈斌 吴羽 方莹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历经几次大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农民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实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1978年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发地在农...

作者: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