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国的农村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她倾尽自己的所有把子女们抚养长大,目送他们离家远行。5年、10年、甚至20年,子女们一走十数载,无人记挂他们的母亲,母亲一天天苍老下去,黯淡下去,却仍旧在子女失意、无力的时候张开双臂将他们迎入怀中。中国的农村更有无数位这样无私的父母,他们在年轻时为子女在外奔波,年老时被子女遗忘甚至遗弃,父母的“跪乳之恩,反刍之义”换来的是子女的...
本书借鉴波特图式,确定分析儿童广告伦理问题的理论思路。1.按照波特图式的分析步骤,当本书分析儿童广告的伦理问题时,第一步,要进行儿童广告中伦理困境的定义;第二步,面对儿童广告中的伦理困境,研究者提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可能会不止一个;第三步,结合伦理的相关准则,确定价值立场是否符合或违背伦理准则;第四步,研究者思考自己所忠诚的对象是儿童还是其他广告主体,从而进行...
本文阐述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独特内涵与发展脉络。我国 “儿童福利” 存在广义与狭义概念之争,官方传统上采用狭义概念,而学术研究多从广义出发,强调普惠与特惠结合的设计。历史脉络经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初期、转型扩面期及近五年的快速推进,形成分层分类的福利体系,包括孤弃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普通儿童政策。留守儿童政策属第三层次,依托多元主体责任分配,构建了国家福...
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在2002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5年以来,国内相关学者和专家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尽管媒体的报道、学者的研究,唤起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和关爱的热情与意识,但从学术角度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着亟待探索和深入的空间。留守儿童是一个我国普遍存在的庞...
不同学者研究结果的分歧使我们无法对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状况做出明确的判断,而本文正是在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去了解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之后的学习表现,发现父母外出在儿童学习方面产生的影响,努力对留守儿童群体有更感性、直观的认识。
本文以儿童权利保护为切入点,简述了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介绍了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中国较有代表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实务机构2008~2009年的具体工作,并总结他们的经验,以期为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有论者将儿童权利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还有论者以“基本的健康和福利”、“教育、闲暇和文化活动”及“特别保护措施”来分类。
本文分析儿童福利制度转型必要性,指出现有制度因家庭去功能化负面影响被低估、应对社会风险能力被高估而显脆弱。提出福利组合需重塑,强调公共部门引领、社区学校托举、民间力量参与。当前转型面临财政支出有限、基层服务队伍羸弱、专业技能匮乏等障碍,需从社会保障架构调整入手,构建资金与服务均衡的新型保障形态,推动普惠型福利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