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土地互联网     检索到  11440  条相关信息

2016年,农村土地舆情总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顶层部署和各地改革实践引发媒体积极报道和舆论多角度建言。部分地区出现的暴力征地拆迁事件引发高热舆情,社交媒体是曝光农村土地矛盾冲突问题的重要平台。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舆论的核心关注点,完善法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是关键。

作者:张祚本 邹德姣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农村土地财政政策是现代财政民生属性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治理农村土地资源外部性的重要手段。当前背景下,聚焦财政支持农村土地的领域,重点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污染治理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创新财政支持农村土地的方式,进一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财政引导金融支农力度以及探索更多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PPP)合作方式。

作者:詹卉 李成威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

本报告梳理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文件,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和市场发展的部门规章;就2015年农业部等部门主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情况以及各地方政府就农村土地市场发展进行的试点活动进行梳理;从政策层面总结中国农村土地市场2015年的发展,展望2016年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力 胡春梅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兼顾公平和效率,保护农民权益。要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重视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发挥集体的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在资金、人员培训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上进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土地规范和有效率地流转。

作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四平分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文聚焦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土地信托试点。经过对实践的考察,将我国农村土地信托试点模式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早期“平台型”农村土地信托模式,主要由政府设立的信托机构发挥中介作用,向土地流转的供需双方提供媒介服务,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并非依信托机理构建的信托关系;二是新型“金融化”农村土地信托模式,由专业化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依照信托机理构建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关系,...

作者:曹泮天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土地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农村土地制度扮演着协调土地与农民关系的媒介角色,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经营状态,更牵涉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界围绕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程...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在城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双重背景下,农村土地市场当前的金融体系面临治理理念、制度和技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和挑战,传统金融服务体系面临发展困境,亟待突破。“互联网+”为农村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而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模式重塑、业态创新和新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培育,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都已经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本报告在梳...

作者:贾英姿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1979年开始的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推广,实质上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但是1984年以前,理论界对第一步改革讨论的角度或侧重点并不是土地制度,而是农业经营体制或方式的变革。而明确、深入地讨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大体上是从1985年开始。因而,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被看作是农村第二步改革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19...

作者:曲福田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