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居住状况     检索到  36363  条相关信息

将城镇和农村结合起来看,浙江是城乡居住条件既同步发展又位居全国首位的地区。城乡人均居住面积最小的是青海。天津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住面积的增长速度都在下降。从地域来看,沿海地区如福建、山东、江苏、广东的居住生活质量比较高,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贵州、内蒙古、甘肃、青海地区等省的居住条件都排在后面。

作者:陈元红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推动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经过短短30多年的发展,中国就出现了6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其中北京和上海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进入世界人口前10位的超大都市行列。在这些超大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北京、上海和广州外来人口比例接近常住地人口的40%,深圳外来人口比例接近常住人口的70%,其中全国各地拥入的农民...

作者:冯虹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城市老年人在居住方式的选择上与子女分开居住和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基本相当,说明促成两代人同住和分开居住的力量同时在起作用。而在和孩子同住的老年人中,绝大多数是和已婚的儿子同住,说明现在的河南城市老年人有很明显的与儿子同住偏好。再结合河南城市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可以发现影响河南城市老年人居住状况的主要是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分离的结果。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河南农村老年人在居住方式上和城市老年人相似,都有明显的儿子偏好,即父母有与儿子同住的强烈趋向。在居住意愿上, 农村老年人愿意自己或仅与老伴儿居住的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6.1个百分点,而与此相反,愿意和子女同住的比例要低于城市老年人2.3个百分点。

作者: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中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口的规模和比例以较快速度增长和扩大,其居住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初显的时期,老年人养老的家内条件和家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它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居住方式和晚年生活质量(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那么,目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所居住的家庭类型及其构成有哪些新的变化?特征是什么?存在何种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王跃生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在宏观层面的快速老龄化与微观层面剧烈的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居住安排,无论是居住形态、居住距离还是赡养关系(变量)等,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不断侵蚀老年人传统照顾模式的家庭基础。居住安排变迁使曾经是心理学关注对象的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逐渐也变为社会学、人口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尤其受到家庭社会学和老年人口学的重视。

作者:原新 穆滢潭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本文以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宁市建城沿革和维、汉、回、哈、俄民族居住史的回顾,对伊宁市的民族居住格局及其变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伊宁市的民族关系。

作者:单菲菲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文从居住、生活及保障政策方面分析桐滩村扶贫实践。

作者:郭建宇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