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民工市民化权能     检索到  12671  条相关信息

本书围绕农民工市民权能测量和“权能发展不平衡、公共成本有约束”条件下的市民目标瞄准两个核心议题,通过建构系统的市民权能理论与分析框架,发展出一套农民工市民权能的测算技术,并运用问卷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开展实证估计和测算,全面评估和呈现了我国农民工市民权能条件和基础,揭示了农民工市民在实践中所呈现的城市分层嵌合特征,并以特定城市为例,探究在财政投...

作者:熊景维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进而实现其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近年来,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带来“多赢”效应,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农民工虽然进入城市,却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边缘群体”。本文以驻马店市农民工市民的进程现状作为实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民工...

作者:高明 范国荣 海保国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农民工;脱贫;市民化;多维贫困

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已经成为山西省城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是今后城镇的首要任务。本报告在分析农业人口转移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保障、就业扶持和权益维护、子女义务教育以及住房条件改善等四个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了分析和估算,指出农民工市民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提出促进农民工市民的六大战略举措。

作者:王国霞 秦志琴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本书提出城镇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一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市民过程同步完成的。但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进城后大多仅仅完成了产业转换和就业空间的转移,并未实现社会身份和生活状态的“市民升格”,因而形成了“人地分离”的城市化,这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瓶颈。农民工市民遭遇了怎样的制度藩篱和经济屏障?在此约...

作者:熊景维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农民工能否实现由农民群体角色向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平等地融入城市社会,是关系到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有序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中国共有4.3亿农民,其中劳动力0.8亿,省内农民工2亿,跨省农民工1.5亿。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市民前后的福利变化进行经济学分析,从劳动力生命周期的角度给出了中国农民工市民最低成本的一般化理论模型,并以广州为例给出一种简化的农民工...

作者:周晓津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农民工;市民化;数字鸿沟;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贫困;数字化资本;阻尼效应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是事关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中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工作进程、主要举措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从户籍、就业、医疗、工资、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详尽呈现其保障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农民工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的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保护路径的选择、配套...

作者:李萌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