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人们往往从经济政策、民主政治权利等视角去分析社会福利内容与项目,认为社会福利项目安排以及社会福利支出都要受制于国家的财政收入,社会福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各种社会福利类型体现出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实,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往往是这个国家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产物,不同的社会福利设置不在于经济或政治因素,而在于这些国家特定的社会结构。从社会的视角去分析社会福...
当我们谈论农村生计时,它具体指什么?哪些分析视角可以为我们的实地研究提供帮助?哪些分析框架可以指导政策设计和行动实践?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本文节选自《延续金色连线:分析中国老龄化的经济视角》。本文希望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商界领袖在老龄化方面的讨论提供支持,借此引发更多关于老龄化人口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的思考和讨论。
自2004年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的“用工荒”现象开始出现并不断蔓延和持续扩大,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调整,国内经济的回暖,“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冲击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因而引起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经济学视角,对“用工荒”的基本内...
本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多边国际组织提出/制定的基本原则、政策倡导和行动建议,包括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200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和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以及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重梳理和分析国际组织几十年持续更新、循序深化的理念、政策方向与行动建议,从中认识和理解全球视角下老龄人口的普遍需求及其内...
近年来,用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历史、文化、社会现象已成为中国社科领域里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将西方理论本土化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1998年在北京城区所做的关于夫妻平等的田野调查,谈一点西方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运用的体会。
既往有关国企的产权分析范式与单位研究理路分别偏嗜于企业的经济维度和社会、政治维度,两种谱系下的研究没有实现视角融合,基于此文章提出把产权分析带回“单位研究”的中心。文章以国企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为经验基础,指出无论是改革之前还是改革以来,国企拥有的都是“不完全产权”,国企的这种不完全产权结构是单位制特征的重要表现。产权的外部化控制、财产权和行政权合一、等级化的异...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