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协商共治     检索到  27348  条相关信息

民族自治地方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关系到民族自治地方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安定繁荣。但民族自治地方出于其民族成分多元、文化多样、传统各异、社会发展程度不一以及周边环境复杂等原因,治理难度加大。这就需要一种能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的机制,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以其“协商”和“民主”的先天优势,在民主价值、政权合法性、公共...

作者:青觉 闫力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立法协商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贯彻落实“协商在决策之前”的创新举措,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立法协商的概念、机理,并根据案例分析四川省立法协商的开展现状及作用,通过现状分析梳理立法协商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如何进行立法协商制度建构提出了建议。

作者:四川立法协商研究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我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研究民主是一种手段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当代政治发展的前进方向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民主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由此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民主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是...

作者:湖南省政协研究室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社区居民需求的变化向政府和社会公共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社会领域内治理思路的变化,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新格局是未来社区治理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作者:于燕燕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社区共治是上海近些年在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领域新的探索,是社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商处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一套工作机制。在治理层面、治理主体、事务范围、占有资源、工作方法和制度化程度上,社区具有与政府管、居民自治相区别的独特性。社区通常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模式,这一模式体现在街镇整体社区事务的推进和具体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项目化在高效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同时,也...

作者:冯猛 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本文介绍了共建共享的路径和模式。

作者:陈帅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洞头海岛渔村助蓝湾整治的历史契机,生态修复承载起了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带动了海岛渔村的富事业。洞头蓝湾整治后的生态赋能盘活了渔村富的通盘棋,在东岙村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其成功背后是缘于在价值导向、基础打造、精准施策、要素互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动逻辑,其中“价值”要在遵循人本理念下实现共建共享的机制构建,“基础”要通过紧抓政策契机整合资源去突破低...

作者:郑智成 常良宇 赵娅倩 王荣槐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当前,部分企业经营恶化、支付能力下降,用工总量萎缩,劳动关系双方在工资福利待遇、工时休假、再就业安置等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困难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工作,引导劳动关系双方增进沟通谅解、和衷共济渡难关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应通过宣传,引导劳动关系双方正确认识协商的功能作用,扭转“逢谈必涨”观念;进一步细化分类,对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关停并转企业给予不同政策支持与...

作者:王宏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