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历史逻辑     检索到  29198  条相关信息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是列宁系统阐述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这部著作深入地论证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实质和历史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展现了穿透历史逻辑力量。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本文介绍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政策发展演变与历史逻辑。结合我国交通政策发展历史演变,文章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历史逻辑,提出交通建设的中国制度改革之路。

作者:魏雯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跨时代的结构性变迁,这一变迁打破了城市和农村的隔绝,与以前的社会结构相比,此时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提供了大量新的社会流动的机会。国家与市场的互动,形塑了农民工流动与社会结构的互动、互构过程,也为农民工创业行为发展的社会时空拓展提供了契机。要真正理解农民工创业行为,就...

作者:黄建新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波折与变化。以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为代表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牵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时代任务。改革的目的绝不是“去集体经济”,而是在始终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基础上,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那么,以农民为核心主体的农业及农村集体经济如何能够以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式...

作者:胡雯 冯梦黎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本文分析了经济学主要理论中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观点,并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作者:彭玮 龚俊梅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以农民工就业同工不同酬、农民土地权益受侵犯和农民微型小型企业创业障碍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与非农民集团要素收益率的“剪刀差”,使城乡收入差距反而大于改革开放起点时的水平。让新农村建设变得迫切的因素,同时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培育平权式治理结构,让农民行使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来约束政府,将让新农村建设“修成正果”。这需要我们在新的转折点“继续解放思想”。

作者:程漱兰 李爽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对“农村改革何以可能”这一关乎中国市场转型源流的重大议题,已有研究往往以“小岗典型”为原型,将其简单地描述为农民自发推动、国家顺应民众意愿的过程。然而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过程的历史材料和地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析和互证,本书试图再现农村改革初期的实践逻辑和复杂面相。

作者:李洁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健康扶贫;扶贫政策;贫困治理;历史制度主义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