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参与式治理     检索到  61214  条相关信息

本章以香港为例,分析NPO的发展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探讨香港NPO参与贫困治理的经验对内地扶贫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敏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主要是关于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权的基础理论研究,明确了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及公众参与权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首先,社会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会”这一系统中的运用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管控的理念和模式。从“管理”走向“治理”是社会建设理念和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提出,公众参与成为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应从跨学科融合的角...

作者:杨新元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有助于实现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避免政府失灵,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北京市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提高很快,但公共利益自觉性仍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步伐也要加快。

作者:吴向阳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政府的主动推动和公民参与行动的良好合作,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受到高度关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基于对社区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项目的实证分析,分别从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意愿、方式和社区自组织发挥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表现出公民参与率较高、公民的参与动机与利益...

作者:唐桂娟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城市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出现了各种社区治理的模式,比较典型的如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盐田模式等,其中近年出现的宁波市海曙区的社区参与治理,体现了社区自治的方向,值得引起注意。

作者:贾西津 黄爱丽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经典的政治参与概念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一般是指公民个体,政治参与活动主要包括公民个体的投票、选举、主动接触和结社活动。在这些活动方式中,除了结社活动具有群体性特征外,其他活动都高度个体化。显然,一些团体性活动,比如利益集团的活动,并不在政治参与的研究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政治...

作者:杨光斌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进行的,其合作形式既包括对外援助、对外直接投资、贸易等经济领域的“硬合作”,也包括技术示范、人才培养、援外医疗队、知识分享等“软合作”。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既有基础设施领域的援助和投资,也有农业、农村减贫等直接瞄准贫困地区的扶贫示范项目,还有教育、卫生等改善民生、培育长期发展能力的项目。从总的形势来看,随着中国经济...

作者:王小林 张晓颖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据统计,中国全国目前有外来工2亿人。他们在城市中的分布往往比较集中,构成了一些特殊的社区。本篇选择浙江奉化的力邦村,上海普陀区的桃苑村,以及海口的外来工之家这三个案例,分析了外来工参与治理的不同模式。三个案例各有特色和突出之处,在实践中值得借鉴。

作者:陈杉山 贾西津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