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古丝绸之路     检索到  6100  条相关信息

本文阐述了从丝绸之路到欧亚大陆桥的历史演化,总结了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桥的共同之处,并比较了欧亚大陆桥与海上商贸之路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推进欧亚大陆桥发展的几点建议:首先,将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核心内容;其次,逐步打破各国贸易壁垒,形成欧亚大陆桥的经贸贯穿线;最后,以金融投资取代产品输出,促进欧亚大陆桥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

作者:姚宇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文章以丝绸为主线,介绍了公元前500年~公元751年中国与罗马等过的交往,并对丝绸之路做了概括描述。

作者:孟凡人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丝绸之路青海道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辅道,历史上为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青海境内出土的大量的遗迹遗物和文献记载证明了丝绸之路青海道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河西走廊线同等重要的枢纽地位。

作者:崔永红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原文标题:China’s “Silk Road” Project

作者:MaryAnnLL.Reyes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的“升级版”,是我国经济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抉择。河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板块;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综合枢纽,是河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选择,也是河南区位、交通、文化、经济、市场等综合优势充分发挥的内在要求。结合河南省情,本文梳理了河南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综合枢纽的现实基础,以此为基,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体双核三支撑...

作者:崔理想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丝绸之路图案艺术在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多元化存在的文化现象,多民族图案共生的存在形态归根于民族迁徙带来的多民族聚居现象。从丝绸之路文化的共时性来看,游牧化的生存空间和以发展各民族之间贸易交流为目的的众多民族聚居形成的社会空间,促进了图案多元存在以及多向发展;就丝绸之路文化的历时性来看,各个时期由于民族迁徙、斗争、聚居和贸易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接受,使得更广泛的印...

作者:冯文博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来源:新民晚报发布时间:2021-05-06
关键字:巴楚县 上海援疆 旅游开发

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带历史文化基础深厚、内涵丰富、特征明显,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国家生态文明的屏障带和甘肃文化产业核心区,其有效的开发利用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抓手、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支撑和甘肃经济转型的有效手段。其开发利用思路是,以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为总体目标,以文化产业东承西进为方向,站在国家生态文明屏障带的高度,以保护华夏文化遗产资源为根本,...

作者:金蓉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