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司法谦抑     检索到  4754  条相关信息

本文阐述了同龄人司法,研究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参与模式的反思与超越。少年司法制度是司法制度中最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领域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多年来,我国针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推出了一系列参与制度和措施,如指定辩护、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圆桌审判等无不体现出国家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人性关怀,并获得了新《刑事诉讼法》的确认。但在具体的前进...

作者:邓志伟 赵彩艳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本章在法治观念的可塑性与通过司法判决塑造两个维度来论证“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命题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二者的兼备构成了“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命题成立和开展的基本前提。但是,必须清晰的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并非意味着此命题的全部,此命题依然面临着基本的三重困境,作者将在第二部分对这些困境加以描述和阐释。最后,作...

作者:侯明明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美国1964年的《荒野法案》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荒野运动的直接产物,它以立法的方式确立了对联邦土地的荒野价值进行特别保护的理念,并对联邦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施加了严苛的保护要求。作为荒野保护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世界的经济诉求相妥协的产物,该法案面临着如何对“荒野”进行有效界定的法律难题。它对荒野保护的原初性和自然性的双重价值追求造成了荒野管理实践的悖论与困境。...

作者:马允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在我国的就业歧视领域,用人单位的正当理由经历了在立法上从较少的限制到诸多规制的路径转型,在法官态度与判决上从谦抑到适度干预的转变。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用人单位区别对待行为的理由是否构成就业歧视,就劳动者的疾病、与生俱来及后天形成的特质,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严格”、“中度”及“宽松”等三种认定方式。而这种认定方式,却显现了一种过于形式化与差别化的就业歧视认定逻辑...

作者:陆银清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本文主要对甘肃省静宁县的司法体制改革现状进行介绍,具体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两种机构改革情况展开论述,论述内容集中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审判体制改革、检察体制改革、法官队伍与检察官队伍建设等方面。

作者:魏胜文 穆纪光 安文华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阳光”是最好的司法“防腐剂”,司法公开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2013~2014年,四川司法公开全面提速。四川各级法院按照四川高级法院的部署,卓有成效地推进“三大公开平台”建设,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完善门户网站自助服务功能,推进庭审公开从受众有限的、单向式的法庭审判向微博、视频同程直播的双向互动模式拓展;加强生效裁判文书网络公开;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作者:徐秉晖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是衡量一国人权状况的基本标志之一,是促进人权实现的关键环节。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人权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在追求法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在全面推进中国的人权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司法事业经过了起步、发展、挫折和全面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权的保护也随之跌宕起伏。改革开放以来,司法改革在司法理念、刑事司法改革、民事司法改革、行政司法改革、律师与法律援...

作者:齐延平 满洪杰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对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出的新部署。

作者:陈卫东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