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名人碑刻     检索到  917  条相关信息

陕西民国名人碑刻是指民国时期产生于陕西境内的由名人撰书或内容与名人有关的各类碑刻。此类碑刻对于研究民国时期陕西的政治、军事、教育、宗教等方面历史有着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本文在对陕西民国名人碑刻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它的历史学及文学艺术价值,指出其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陕西民国名人碑刻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也提出具体的对...

作者:范志鹏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本报告在广泛了解陕西省碑刻储藏情况的基础上,简略叙述了陕西省现藏碑刻较为集中的单位和地方,着重指出了陕西省现存碑刻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陕西省现存碑刻在历史史料、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语言文字及书法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并在认真研读了国家相关产业化及碑刻方面的政策法规,对陕西省碑刻的产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碑刻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即摸清家底、搞好规划、...

作者:吴敏霞 何军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碑刻文献是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近年来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研究对象。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碑刻文献数字化工程对于史学、文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陕西历代存藏碑刻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对于陕西碑刻进行数字化的探索,将有助于推进全国碑刻文献数字化的进程。

作者:党斌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目前陕西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也存在缺乏全局性及不平衡性等不足,深化陕西碑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需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强化整理与研究队伍建设、发挥好整理与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作用。

作者:吴敏霞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贫困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性难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2020年,中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其探索并实施的减贫方案、方法与措施为全球贫困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消费扶贫”这一方法和概念的提出,使扶贫减贫工作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并为脱贫后的助农、兴农工作持续发展指出了方向。在“消费扶贫”进程中,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名人网络视频和直播带货起到了积极...

作者:黄芷葳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杨德群和魏士毅三位女大学生不幸殉难。长期以来,刘和珍、杨德群广为人知,魏士毅却被历史所遮蔽,其间蕴含着历史记忆架构下的话语权问题。我们借助报刊媒体、挽联、碑刻、回忆录及纪念文章等历史文本,使魏士毅的形象得以重现。而探讨魏士毅及其殉难在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反响,有助于揭示不同文本作者所表达并确立的社会身份,洞悉近代接受新式教育...

作者:李从娜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伊川范园属于名人古墓葬,建园历史已逾987年,也是一家族墓葬群,在近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历史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珍珠,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继续大放异彩,需要在历史文化挖掘与提炼上有自觉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报告拟就此进行调查研究,希望从其历史脉络中一窥端倪,结合新时代发展大潮,探究创新性发展之路径。

作者:伊川文化建设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柳侯祠、柳侯祠碑刻及其附属建筑,是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地纪念这位“官为民役”的先贤,柳州市人民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全面维修了柳侯祠、罗池和重建了讲堂、贤良祠、山长住房等古建筑。柳宗元忧国忧民、爱国为民和在困境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柳侯祠因此于1995年同时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柳州市人民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

作者: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