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唐古特     检索到  8  条相关信息

在清代史籍中,“唐古特”是一个出现频次较高的重要词语,其意涵在不同的文献中有着相异的表述。何以至此,学术界对之虽有关注但尚存争议。清代西藏地方志对“唐古特”有着比较翔实的记载,这为我们厘清“唐古特”的意涵演变提供了可贵的文献史料和新的研究视角。梳理并探究这些差别表述可以发现,“唐古特”是一个兼具地域与族属称谓的称谓,其意涵演变主要表现在指代范围由泛指青、藏地...

作者:邓前程 黄辛建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研究当地历史地理和生态文化的活化石。本论文所关注的吐蕃地名vBu shing kun即汉文史籍中出现的美相县、临洮城。时间上vBu shing kun之称虽比美相县之名出现要晚,但根据名从主人的规律,要追踪它原初的蕴意,当从居住在该地族群的语言环境中寻求。根据汉藏两种文献,再结合相关医药知识,可知vBu shing kun之名应当...

作者:谢光典 Xie Guangdian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西藏自治区发展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治区自然概况和行政沿革,随后介绍了其法制建设和民族关系,之后介绍了自治机关及干部队伍建设,最后介绍了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作者:徐祗朋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本文结合敦煌、新疆出土的古藏文文书与相关的汉文文献,探讨了苏毗王族末氏(vbal)在吐蕃和敦煌西域等地的活动,内容涉及末氏在吐蕃王朝中的官阶沉浮、苏毗王子悉诺逻奔唐事件,以及末氏在敦煌西域等地的任职情况,进一步揭示了隋唐及五代时期,末氏在苏毗被征服以后,逐步融入吐蕃的历史轨迹。

作者:杨铭 Yang Ming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关键词:吐蕃苏毗末氏

渭源县产业扶贫益贫带贫机制的主要内容和经验做法,可归结为“一个模式+三个机制”,即“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及市场主体“双层一体化”联合运营机制、“五统一分”带贫参与机制、“三保底再分红”管理分配机制,为形成当地十大产业发展格局保驾护航,为建立防贫返贫长效机制奠定基础,成为渭源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甘肃”门户网站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甘肃省 “十四五” 农业农村 现代化

玛曲县高寒草原畜牧业代际可持续的物质承担者,既有草场和独特的畜种资源,又有高寒草原生态,还有藏族牧民人口。自牲畜私有化和草场承包后,牧户家庭固定草场与放牧方式的矛盾开始产生,过度放牧造成草场沙化、退化和黑土滩化,导致草原生态恶化,高寒草原特有的畜种资源也出现退化。从化解定牧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来观照,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对维系高寒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

作者:杨思远 宋志娇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本文根据史料,对西藏历史上存在过的穆斯林行迹和伊斯兰教遗存进行补正,并指出史料中提及外籍穆斯林的信仰虔诚度、回藏之间的族际通婚和经过亚东的朝觐之路仍有诸多商榷之处和深入研究之必要。

作者:马强 马生福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