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检索到  48789  条相关信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时间:2023-08-14
关键字: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国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基金状况运行总体平稳,为保障乡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体现在保障待遇过低、参保缴费普遍选择低档次、地区间政策差异较大等方面。通过对该制度财政责任的评估发现,目前财政的责任是有限的,基金风险可控,其可持续性优于...

作者:何文炯 杨一心 侯雨薇 陈策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本章主要讨论在当前政策条件下,养老保险制度计划实现、实际实现和能够实现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也就是模拟当前制度规定下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真实水平。主要思路是:首先辨析名义替代率、实际替代率、最高替代率相关理论范畴并引入相关的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经验分析,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替代率进行评估分析并得出结论。

作者:徐颖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吉林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虽然已经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但其覆盖范围是从城镇从业群体逐步向城乡居民扩展的,从业群体的制度完备程度和待遇水平都远远高于城乡居民,不同身份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福利差距,制度的“身份化”特征仍然显著。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统筹养老保险改革应将分散...

作者:王一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吉林省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先后将城镇企业职工、城乡居民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个群体纳入制度范围内,初步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但不同身份群体仍然遵循不同的养老保险项目,无论是待遇水平还是制度逻辑都存在明显差距,制度的“身份化”特征鲜明。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统筹养老保险改革应将分散的养老保险项目整合为统一的体系,借鉴“多支柱”养老改革思路,打破当前不同身份...

作者:王一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相互分割,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差异较大,造成了各种保障制度之间严格的界限,不同职业身份的人享受到不同的再分配方式。与现实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待遇水平相比,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和公平性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从对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和公平感的分析来看,农业户籍的人没有比非...

作者:侯慧丽 王延中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本文在总结“北京模式”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特色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新进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取向及中国特色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基本设想,以供研究和决策参考。

作者:卢海元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五保供养制度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制度创立,建立了“老农保”制度。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要求我国尽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民养老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解决城乡居民养老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养老...

作者:叶金国 罗坤 韩珍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