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对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以2000年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和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我市外来流动人口具有以下特点:规模庞大,数量逐年增加;居住时间延长,逐渐成为本市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居村委会有所增加;城区容纳能力接近饱和,近郊区外来人口增长快;家庭户人口不断增加;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就业人口的职业构...
2005年,东北三省内流动人口估计为官方统计的总人口的10%,即1000万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民工。农民工进城成为东北城市建设和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这样大规模的外来人口在城市社区生活和就业,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居民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冲突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区稳定和社区发展。外来流动人口进社区向原有的以单位制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的...
早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已经显示核心家庭举家迁移成为流动人口进城打工的主要形式,北京市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2006年北京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显示,被访流动人口家庭举家迁移的比例为41.2%。到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6~14岁的外来学龄儿童为24.9万人,占全市学龄儿童的28%,与2000...
2000年全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通过对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与以往几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与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密切相关的,本文仅就此两者的关系做一简要分析。
本报告是对江门市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通过图表分析数据来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了针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关建议。
据统计,中国全国目前有外来工2亿人。他们在城市中的分布往往比较集中,构成了一些特殊的社区。本篇选择浙江奉化的力邦村,上海普陀区的桃苑村,以及海口的外来工之家这三个案例,分析了外来工参与式治理的不同模式。三个案例各有特色和突出之处,在实践中值得借鉴。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