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学校建设     检索到  80718  条相关信息

学校社会工作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并随着整个社会工作的模式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我国港台地区于20世纪60~70年代引入学校社会工作,并形成当地工作模式。20世纪90年代,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重视,并取得探索性发展。目前,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在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模式。

作者:陈涛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地震过后,灾区人民在巨大的悲恸下重新振奋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灾难,迎难而上,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的行列之中。在灾区人民三年多的奋力抗争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灾后重建初见成效,灾区人民的生活重获光明。然而,灾后重建并不能够一蹴而就,面对灾区百废待兴的基本现状,重建还将是灾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1年5月初...

作者:王卓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2005~2015年十年来,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学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尽量做到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和业余生活的全覆盖,从寄宿制学校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从“代管家长”到全方位的照看留守儿童,倡导以公平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王开玉 陈丽雯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政策历经酝酿、形成、启动、转型阶段,在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过程中也出现过大班额、农村学校寄宿制不完善以及撤点并校导致的乡村文化落寞等问题,历经40年的积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日趋完善、成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问题不断解决,始终将以学生为本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孙颖 魏海潮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薄弱学校的问题由来已久,已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山东省经过“全面改薄”工作的推动,其基本办学条件有了不同程度改善,下一步,强化薄弱学校的内部管理成为改“薄”的重点工作。现代科学管理视角旨在通过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学校作为完整组织结构,应从提高管理水平入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改变薄弱学校的现实存在问...

作者:郑立群 胡颖哲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对甘肃宕昌、秦安和成县三个县的调研发现,硬件设施建设保障、校长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改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住宿条件差,许多学生在校外租房住,不利于学习,也增加了农民负担。食堂饭菜质量差,开水难以充足供应。校园文体活动匮乏,学生远离家庭,身心健康堪忧,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应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硬件建设、校长教师培训和学生生活补贴。

作者:李泽林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5·12”大地震,使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灾区众多学校的校舍或严重垮塌,或被程度不同地损坏,上百万学生学业中断。在即将大规模重建校园的时候,我们呼吁参与此次灾后重建的规划者、设计者、建造者以及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金会、捐助者等社会各界都能携起手来,在校园重建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建设能源节约、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新学校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在前期县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7个省区52个深度贫困县的教育空间布局问题进行分析,从空间角度审视其不同空间类型及在不同空间类型下县域的学校布局问题,并为贫困县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具体建议:教育决策者需具有空间维度;教育政策制定中需要具有类型思维;适度缩减学校布点,改变上学的时段划分;建立省级小学科教育中心,通过网络视频课解决小学科教学问题等。

作者:司洪昌 SiHongchang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