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学科属性     检索到  9584  条相关信息

妇女/性别研究作为当今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不论对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还是对社会性别制度的重新建构,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科性质来讲,它既跨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更属社会科学多个领域,还是人文科学,综合探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的重要领域。从当前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实际看,在学科命名上概念内涵的不确定,在学科性质界定上顾此失彼的...

作者:畅引婷 ChangYin-ting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本篇首先探讨了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理论问题,然后分析了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历史与现状,最后探讨了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策略与前景。

作者:杜芳琴 王珺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本文主要回顾了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女性学学科制度与建制的发展状况,认为学科范式是制约女性学发展的瓶颈,应该总结女性学半个世纪的积累,着力于女性学学科范式的建设。

作者:韩贺南 陈政宏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对民族学学科史的“重新证实”,几乎见诸所有解读民族学是什么的论著、论文、文章之中,而且不可避免地与人类学相交集。既然这种“重新证实”已经成为“行规”,故本文在以民族学的学科设置为主题的讨论中,也不可避免地会追溯学科史的一些背景。中国学界对民族学的学科解读,首推90年前蔡元培先生的《说民族学》一文。而随后出现、延续至今的“重新证实”,虽然不断丰富和完善着民族学...

作者:郝时远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劳动教育的中国特色在哲学上体现为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础的“劳动幸福观”教育和“四最”劳动价值观教育;在经济学上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教育和坚持“劳动正义”的经济伦理教育;在文化上体现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的勤俭、奋斗、奉献、创新等劳动精神的培养;在教育学上体现为以实现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双向统一、和谐发展为目的。四种学科视角下劳动教育的中国特...

作者:刘向兵 LiuXiangbing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本文指出,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分学科倾向的职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农村教师多学科教学的专业需求,且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导致农村教师对于城市教师的附属性强,因此需要通过职后培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能力。一专多能培训可以缓解农村教师多学科教学压力,符合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能够在城乡教师一体化建设中确立农村教师的发展优势。实践一专多能培训需要构建适合的外界环境,包括构...

作者:孙颖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本章介绍了现代乡规民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多维学科价值;包括经济学价值向度、法学价值向度、法社会学价值向度和人类学价值向度四个方面。

作者:卞辉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在社会政策这一学科领域,中国学者的起步很晚。尽管在1930年代我国已有以“社会政策”为书名的译著出版,但其一直未能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有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经济形态的问题。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对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研究,而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对问题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

作者:林卡 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