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实践过程     检索到  38426  条相关信息

当“ 乡村银行”(GB)在孟加拉的一个新地区建立时,它不是两手空空的。在与无地穷人不断相互交往的过程中,GB已发展了17年。它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项目。这些项目不是强加给人们的。它仅仅是一个经过反复试验证明的新的参与过程的开端,这一过程根据当地条件、特征和需求将不断完善。事实上,它是活跃分子,但不是短期行为,也不与国家对抗。它注重实效而又善于随机应变,但不...

本文主要以村委会为中心的退耕还林政策变通执行过程以及实践逻辑为主展开讨论,以案例呈现村委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策略性行动与特点,并对影响政策变通执行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民族政策系统与其实践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民族政策实践环境是民族政策系统形成和运行的条件和背景,另一方面,民族政策系统的运行又会改变实践环境的状态。民族政策实践环境对民族政策系统的影响是通过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和方面对相应的政策制约和作用体现出来的。

作者:青觉 严庆 沈桂萍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关键词:

本文主要讨论退耕还林政策的最终执行主体村民基于自身生存逻辑与生态智慧对政策采取变通适应的策略性行动的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在退耕还林工程基层实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对政策的具体行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禁种而种”(2003—2010年),第二阶段“可种而不种”(2011—2018年),第三阶段“毁林复耕”(2018年之后)。村民对政策的变通适应...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本文以乡镇政府为中心梳理退耕还林政策基层执行过程的五大环节,即政策目标原则的理解、宣传动员、小班规划与分户落户、造林植树、验收年检与政策兑现,随后通过规范性政策文本以及基础执行主体实践之间的博弈关系展开分析。其次,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命令-服从”关系演变为“讨价还价”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为基础分析作为委托-代理 “终端” 的...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顶层设计既为基层政府制定本地政策提供了行动指南,也造成了一些执行上的困扰。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组要经过层层传达,在每一层传达过程中,政策信息都会被分解与重构。基层政府要想将指导性的政策文本转化为可视化的地方发展政绩,需要通过找到政策抓手,为专项政策的出台提供着力点。然而,政策之间的制度性冲突往往在执行过程中集中显现。乡村振兴政策从基层政府进入村庄后,激发了村庄与...

作者:叶敬忠 刘娟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社会以制度化的方式,使每一个单独的个人服从于某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并在这一组织形式中进行其经济活动,伴随着“公平”“正义”“合理”等一系列的价值取向或判断,这些道德因素便通过制度化成为一种权力要素,规定着人们社会交换的基本框架,并赋予人们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权力要素具体表现的制度,既然影响经济的活动,那么,一种完善的经济分析,就必须包括一种制度变迁的理论。制...

作者:陈庆德 杜星梅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本文参考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相关资料对古代二十四节气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圭表测日为二十四节气观测确定最主要之方法,由冬夏二至发展至七十二候,是一个不断细化的时间划分体系,而二十四节气因为划分得疏密最为适宜而获得广泛流传。二十四节气是分至启闭系统吸收月数知识的结果,作为吸纳月数知识的证明,本文还对十二律与十二月的联系做了基本的讨论。

作者:刘晓峰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