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重建     检索到  36243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谈四川灾后重建模式:发展型重建。文章首先指出这场灾难是旷世奇难,对天府之国造成了重创,其次谈到由于汶川环境特殊,加大了重建难度,接着论述了政府是如何化危为机,创造“重建奇迹”,随后阐述发展型重建推动跨越发展,再后讨论了科学发展统领科学重建,最后则概述出在实践中,升华凝练出的四川经验。

本文主要以广汉市松林镇D村调查为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民工潮”兴起以来,四川农村逐步空心化,同时人际关系逐步疏离化。如今,一方面,由于青壮年逐步离土甚至离乡,老人守望家乡,传统“养儿防老”的民间实践似乎越来越成为历史;另一方面,为老人所接受的社区或国家层面的养老机制尚未建立,这两方面的合力影响“老有所养”。老人主要困境表现在日常生活不便、就医难、亲情饥渴...

作者:刘易平 卢立昕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广元精神家园重建,是中华民族精神应对巨灾的鲜活案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元灾区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实践。本文分为四部分:一是广元精神家园重建的目的和意义,回答为什么进行精神家园建设;二是广元精神家园重建的创新实践,从制度、行为、基础建设三个层面研究广元如何重建精神家园;三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研究广元精神家园重建的主要内容;四是研究和概括了广元精神家园重建的基...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4年02月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对“5·12”灾后农房重建的筹资格局分析,发现农房重建中需要关注的目标群体的混同和道德风险传染等问题,对当前财政支出的杠杆效应撬动金融市场资金参与农房重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通过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式吸引金融资金可以促进灾后重建,最后我们提出对农房重建的政策建议,以正确引导资金进入灾后农房重建工程。

作者:帅旭 杨雪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失独家庭是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失独的突然变故重创了原本就极具风险的独生子女家庭。帮助这些失独家庭在价值迷失甚至绝望之时进行价值重塑,以及帮助失独家庭家庭破裂时实现家庭重建,显然是当下帮助失独家庭重建生活信心的关键。在国家正在建立完善的社会政策应对失独家庭困境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理念、方法与技巧可在失独家庭的价值重塑与家庭重建的...

作者:黄耀明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本文主要从汶川地震对村镇发展的基本影响评价、灾后村镇重建中的空间布局、灾后村镇重建中的农民利益保障、灾后村镇重建中的产业重建、灾后村镇重建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重建、灾后村镇重建中的社会系统重建等六个方面研究了四川灾后受损村镇重建问题。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本文尝试运用一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汶川地震灾后恢复过程中,村民参与灾后恢复活动的影响因素。本文将村民参与灾后恢复活动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另一类是由基层政府组织的。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如果深深嵌入在关系网(工具网、情感网)的小圈子中对基层政府组织的恢复活动有负面作用,对本村有较高认同感的村民参与自组织的社区志愿性活动的可...

作者:罗家德 方震平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国家权力深入草原社区的过程在改善牧区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草原社区的适应能力,一方面国家通过草原承包和集约化畜牧业的推进,改变了原有草原社区的生产结构,进而改变了其社会结构,社区集体行动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话语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草原环境政策,试图管束牧民的放牧行为。但是由于这些政策是简单化的,无法适应地方的复杂性,而且国家也缺...

作者: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