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阐明贫富差距如何通过“相对剥夺效应”和“负向预期效应”两种作用机制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和对未来信心程度。(2)构造就业偏好指数,分析就业偏好程度差异性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3)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贫富差距对城乡和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幸福感、对未来信心程度的差异性影响。(4)基于边际效用理论,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农村最低收入人群就业偏好...
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儒家文化是“原教旨主义”那一种,即其终极目的是为在农业社会中规范和稳定社会分层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本文中的“性别偏好”分为个人喜好和家庭制度决定的偏好两种。而目前存在于我国汉族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极端的儿子偏好,不属于个人选择,而是一种家庭制度决定的群体心理固结,它体现了妇女的低下地位,是性别歧视的体现,是落后的社会现象。本框架设想的父权主义...
本文将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源头控制技术相适应的四种补偿方式归类为造血式补偿和输血式补偿,通过情境设计获取农民对四种补偿方式的选择数据,然后运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对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决策机制,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中补偿方式政策集的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本文主要从“生态补奖”机制的补偿对象、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三个方面探讨政策的落实情况。分析显示,“生态补奖”机制在锡林郭勒盟主要是按照草场面积或牧户家庭规模来实施的,补偿金发放主要通过一次性发放及按比例分两次发放两种方式,政策落实则在草畜平衡以及禁牧草场载畜量标准上根据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在对牧户接受补奖的偏好分析中可以发现,能够接受禁牧政策的牧户随补偿标准的增...
本文利用江西省2006年和2011年农户调研数据经验检验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职业分化、风险偏好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西省的丘陵地区,职业分化激励了农户的土地租出行为,风险偏好促进了农户的农地租入和抑制了农地租出行为。此外,职业分化也激励了风险规避型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入户租入更多的农地。本文认为当前应着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文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对农户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需求意愿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村庄特征的共同影响,但各变量的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村庄特征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家庭特征的影响,而家庭特征的影响又大于个人特征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但地区之...
在田野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生育的男孩偏好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东北、江汉平原、川西平原等地区,农民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农民生育观念在国家计划生育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迅速发生了改变,这些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很容易开展;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华南地区,以及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农民不生一个儿子绝不罢休,纯女户是村落生活中的边缘户,“绝后的恐惧”往往让这些纯女户在村落生活中抬...
准确把握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补贴政策实施方式的偏好,并将其纳入政策设计之中,可使相应的补贴政策更易被农户接受,也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针对性和效率,进而提升补贴政策的整体实施效果。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农户层面的政策参与模拟实验与计量分析,揭示其对节水灌溉技术补贴政策的偏好情况,具体内容包括:(1)政策参与模拟的实验流程设计与计量经济模型构建;(2)滴...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