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都市圈通勤     检索到  7677  条相关信息

做优做强南昌都市,是新时代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南昌都市存在总体实力偏弱、中心城市引领作用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区域内部融合互补不足等问题。必须优化提升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核心主导地位,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强化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战略增长极功能,强化都市产业分工协作,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共建科技创...

作者:麻智辉 汪婷 出版时间:2025年03月

郑州都市是在郑州大都市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进入新时代,郑州都市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交通通勤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等产业集群规模扩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及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速,郑开同城化建设积极推进。本报告在梳理郑州都市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郑州都市在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

作者:庞玉萍 王苗苗 出版时间:2025年03月

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形成了20个中心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非农业人口比重达到70%的城市,由于这些城市在空间分布上交叉及腹地城市群发展状况,高汝熹等认为中国形成了18个大都市。然而,经过10年的发展,尤其是中部的快速崛起,很多城市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评价标准。因此,本次评价报告增加了郑州、南昌、长沙、合肥4个都市,报告的评价范围...

作者:车春鹂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西安都市经济发展。首先,介绍了西安都市范围的划定。其次,分析了西安都市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了西安都市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问题。之后,介绍了西安都市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及实现机制。最后,提出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西安都市经济发展。

作者:昝国江 安树伟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成都都市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联结枢纽,面临着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发展机遇,但与国内外知名的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从理论上厘清了都市的概念与边界,并对成都都市的边界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成都都市的基本发展情况,梳理了国内外主要都市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对将成都都市建设为全省经济核心区和带动西部经济社会的重...

作者:课题组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正加快建设完善广州都市、深圳都市、珠江口西岸都市、汕潮揭都市和湛茂都市。2020年,广东以都市与核心城市为引领,加速形成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相适应的差异化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城乡融合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作者:邓智平 郭楚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都市作为向上支撑城市群、向下承接地级市的空间形态,是引领区域发展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空间单元,都市圈内城市间的互动直接作用于区域高质量发展。本报告以长株潭都市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高铁班次等多源数据,深入研究长株潭区域一体时空演变特征,全面分析长株潭都市自正式建立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水平、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取得的成效,厘清都市空间...

作者:陈慧灵 张倩 赵唯然 邹柳秀 出版时间:2025年03月

当前西安都市呈现整体发展不充分、内部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独大、外围组团偏弱的发展态势,处于“核心—边缘”空间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时发生、相向而行的特殊发展阶段。七大功能组团既是优先承接核心区相关功能外溢的输入载体,又是相关要素有序转移至中心城市的输出区域,还是集中体现“在扩散中提升能级、在集聚中走向均衡”的都市双向发展机制的制度创新区。本文遵循位置、距离...

作者:李栋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