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小微金融机构包括多种形式,本报告主要对民间融资及小额贷款公司展开研究,通过对小微金融机构现状及经营情况的分析,展现小微金融机构在山东普惠金融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小微金融机构的分析发现,目前山东省小微金融机构仍存在普惠功能发挥不足、业务缺乏创新、违规经营、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融资难等问题。小微金融机构应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旧...
除银行业机构外,为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进一步丰富普惠金融的机构体系,增加普惠金融供给。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采用“增量式”改革路径,推动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经过11年的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三农”、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7年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562家70270864。村镇银行在山东经过了3个阶段的发展,数量居全国之首,对振兴山东乡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7年,村镇银行在山东形成以下特点:村镇银行数量达126家,数量居全国首位;中国银行成...
2018年“中央一号文”提出:“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普惠金融的支持,村镇银行正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已达1616家,覆盖全国1286个县,县域覆盖率达到70%,已成为普惠金融的生力军,为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
《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的出台,为全省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2017年,山东初步建立了地方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覆盖全省,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走在全国前列并形成特色,为其他省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根据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要求,山东近年来出台多项关于普惠金融的法律法规和实施意见,推动普惠金融规范发展。2017年山...
国内学者对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外国学者研究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时沿用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借鉴焦瑾璞构建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山东普惠金融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反映出山东保险业发展程度不够、互联网金融发展欠规范、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需提高等...
“普惠金融”概念由联合国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实际上,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含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组织体系。本报告主要介绍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及现状:一方面从小微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组织、合作金融组织的角度介绍我国普惠金融的现状,与分报告中山东相应普惠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
新一轮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初步形成了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本章主要是在清楚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研究思路和构建技术路线,进而安排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凝练出本书的创新之处。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