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市民心态     检索到  8651  条相关信息

文章基于零点调查公司在1998年进行的多项相关社会调查报告,分析指出不仅在理性层面市民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基本前景具有信心,而且在感性层面对于个人现有生活仍具较高的满意度。但是与此同时,公众对社会问题的不满程度也有所提升。

作者:袁岳 出版时间:1999年01月

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需求的基本状况:“和谐社会”目标与社会需求;民众的社会参与意愿。其次介绍了社会焦虑,包括风险焦虑和公平焦虑两方面的内容。接着分析了社会行为倾向:社会应对策略;消费行为中的民族情绪。

作者:王俊秀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我国实现了主权独立和经济自主,并由此开创了迄今7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始终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国家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正是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

作者:张虎祥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阳光心态第一点:要有一种相信的心态

作者:吕志超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关键词:

互联网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而言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因为“数字鸿沟”等因素的客观存在而使得这一群体的处境更为边缘化,还是其具备成为一种重要的赋权工具的潜力,能够助力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实现市民化?这正是本研究的核心关注。然而,已有文献中对如何利用互联网发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并不多见。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归根结底只是人们达到特定目的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作者:聂伟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本文内容包括: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历程、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现状、我国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我国农民市民化取得的经验。

作者:吴宝华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剖析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部分外来村民“未市民化”、部分本地村民“逆市民化”以及属于市民化对象的常住人口总体上“半市民化”三大突出问题的成因或生成机理。

作者:刘小敏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本文为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机制,首先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客观必然性、对象选择性、内涵多元性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实地调研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联系度、社会认同度、市民化意愿、市民化顾虑、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继而从社会融合机制、成本分担机制、综合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郑云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