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市民心态     检索到  10940  条相关信息

文章基于零点调查公司在1998年进行的多项相关社会调查报告,分析指出不仅在理性层面市民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基本前景具有信心,而且在感性层面对于个人现有生活仍具较高的满意度。但是与此同时,公众对社会问题的不满程度也有所提升。

作者:袁岳 出版时间:1999年01月

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需求的基本状况:“和谐社会”目标与社会需求;民众的社会参与意愿。其次介绍了社会焦虑,包括风险焦虑和公平焦虑两方面的内容。接着分析了社会行为倾向:社会应对策略;消费行为中的民族情绪。

作者:王俊秀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我国实现了主权独立和经济自主,并由此开创了迄今7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始终以自主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国家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正是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

作者:张虎祥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阳光心态第一点:要有一种相信的心态

作者:吕志超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关键词:

本文内容包括: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历程、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现状、我国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我国农民市民化取得的经验。

作者:吴宝华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剖析发达地区非农化乡村部分外来村民“未市民化”、部分本地村民“逆市民化”以及属于市民化对象的常住人口总体上“半市民化”三大突出问题的成因或生成机理。

作者:刘小敏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本文为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机制,首先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客观必然性、对象选择性、内涵多元性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实地调研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联系度、社会认同度、市民化意愿、市民化顾虑、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继而从社会融合机制、成本分担机制、综合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郑云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所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获得工作并最终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而成为城市市民的过程。邱鹏旭:《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识和理解》,http://theory.people. com.cn/n/2013/0313/c40537-20778267.html。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作者: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