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了解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教师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作为调查工具对105例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教师进行测查并收集数据。所有慢性PTSD教师均存在中度及以上焦虑;焦虑各维度及其总分与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及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和沟通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0.01...
中小学生和教师成为地震灾难中心理受灾最严重的群体。灾后心理援助的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组织和培训,灾后复课的策略缺乏心理学依据等。建议加强面对家长的心理康复,加强教职工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心理援助的工作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结构因素和制度因素使得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变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嵌置于离散化的家庭结构和差异化的亲子关系之中,对其心理发展和心理弹性的研究具有贴合现实情境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本文介绍了心理弹性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国内外对于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健康程度关系的研究现状,并界定了亲子关系类型、农村留守儿童等研究概念。最后,本文明确了研究的具体目标,并通过人口...
本研究对武汉地区325名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和学校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考察了心理韧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内高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汉语水平上的差异显著,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差异显著;(2)内高班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家庭支持与人际协助在考...
简单而言,移民的心理适应,是移民社会适应的最高层次,因为心理适应的结果最终决定着生态移民能否对现有的生存环境和社会角色产生认同,影响着他们能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适应。这里对生态移民心理适应的考察主要集中在移民对当前居住社区的认同,以及对当前身份的认同。
残疾人问题既包括物质方面的问题,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问题。从1980年代以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在解决残疾人物质问题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残疾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运用国际上通用的精神心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感量表、驾驭感量表对广州和兰州1131名残疾人的心理...
本文以郑州市区205名消费者为调查样本,对郑州市居民食品安全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男性消费者、年龄大的消费者、家中没有12岁以下小孩的消费者、对政府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满意度高的消费者和对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低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评价较高。据此,本文从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普通消费者三个方面提出了提...
在中国自然灾害的应对体系中,防灾备灾的缺失以及NGO参与的缺失是两块最为紧要的短板。从第一个缺失来看,中国仍然集中在自然灾害的紧急响应,而对灾害预防的工作重视及投入显然远远不够。近三年来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业已提出最严峻的警示。在第二个缺失中,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紧急救援中NGO的参与成为亮点,但也在专业化、有效与政府救援体系相结合等方面留下很多缺憾。108861...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