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战后     检索到  1049  条相关信息

农会是台湾农村基层社会最重要的组织,自从在日据时期设立以来,已经有超过一世纪之久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之中,农会组织在二条主轴上演进:一是“城市银行、乡村合作社”的双轨金融发展,二是农会多功能体制的形成与变迁。城乡金融分工的设计,始于日据时的殖民政府。中间经过不同阶段的挑战。最新的发展是农业金融法的通过,在体制上确立了台湾双轨金融体系。至于农会的角色与功能,特...

作者:林宝安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1938年《社会保障法》颁布实施后的几十年里,新西兰社会保障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战争危机及二战结束后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不可预测的挑战。

作者:张晓霞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冷战结束后,美国强化了其在欧洲事务中的地位。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欧盟积极加强自身在湄公河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存在,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加强了合作,而欧盟对于湄公河地区的政策也对欧盟本身、湄公河流域五国、中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作者:毕世鸿 冯杏伟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文章主要介绍了围绕是否接受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 是否承认日本的战争责任等问题,按时间发展阶段分析了中日历史问题。

作者:步平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本文回顾伴随日本战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手段。战后70余年间,日本的环境问题经历了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四大公害”为代表的产业公害阶段(战后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稳定增长期的城市生活型污染阶段(1973~1992年)、泡沫经济破灭后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的阶段(1992年至今)。通过观察分析日本各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政策、手...

作者:丁红卫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竹下登1987年11月当选为战后日本第17任首相,1989年4月因“利库路特事件”辞职。在其执政期间,中日关系获得较为顺利的发展。

作者:梁云祥 李卓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为应对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而形成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的。二战后,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波及后发国家,使发展中国家也不断探索社会保障理论,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作者:高春兰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汶川地震使灾区教育系统蒙受巨大损失,校舍损毁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各级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推进灾后教育恢复工作。2008年9月1日,灾区中小学生全部复学复课。百日救灾攻坚战后,灾后教育进入千日重建阶段。

作者:曾国华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