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战后     检索到  409  条相关信息

农会是台湾农村基层社会最重要的组织,自从在日据时期设立以来,已经有超过一世纪之久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之中,农会组织在二条主轴上演进:一是“城市银行、乡村合作社”的双轨金融发展,二是农会多功能体制的形成与变迁。城乡金融分工的设计,始于日据时的殖民政府。中间经过不同阶段的挑战。最新的发展是农业金融法的通过,在体制上确立了台湾双轨金融体系。至于农会的角色与功能,特...

作者:林宝安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冷战结束后,美国强化了其在欧洲事务中的地位。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欧盟积极加强自身在湄公河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存在,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加强了合作,而欧盟对于湄公河地区的政策也对欧盟本身、湄公河流域五国、中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作者:毕世鸿 冯杏伟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文章主要介绍了围绕是否接受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 是否承认日本的战争责任等问题,按时间发展阶段分析了中日历史问题。

作者:步平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竹下登1987年11月当选为战后日本第17任首相,1989年4月因“利库路特事件”辞职。在其执政期间,中日关系获得较为顺利的发展。

作者:梁云祥 李卓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汶川地震使灾区教育系统蒙受巨大损失,校舍损毁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各级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推进灾后教育恢复工作。2008年9月1日,灾区中小学生全部复学复课。百日救灾攻坚战后,灾后教育进入千日重建阶段。

作者:曾国华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区域开发政策关心的是日本不同地区国家土地的使用,即是主要通过公共投资和公共资金的地区配置来安排产业和人口。由于日本最稀缺的要素仍然是土地,区域开发计划对日本战后经济重建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效利用土地毫无疑问是日本长期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市村真一 出版时间:2001年03月

2006年9月20日,安倍晋三当选为日本自民党第21任总裁,接着在9月26日当选为第90任日本首相。作为战后最年轻的首相,安倍上台后打破惯例,将中国作为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实现了恢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破冰之旅”。

作者:王新生 张跃斌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大平正芳是战后日本第14位首相,1978年12月7日第一次组阁,1979年11月9日再次组阁,1980年6月12日任首相期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大平内阁随之解散。大平首相在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和主要的作用,在其执政的一年半时间里,两国关系更是日益紧密。

作者:梁云祥 陈向阳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