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内蒙古卷(第二辑)》详细、系统地介绍、分析了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富裕地村、扎鲁特旗北镇宝楞嘎查、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保根他拉嘎查、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村四个村的乡村概况、基层组织、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民族、宗教、文教卫生、民俗风情等内容,以点带面,较全面地反映了内蒙古村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本文主要对内蒙古自治区保根他拉嘎查(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具体涵盖保根他拉嘎查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民族人口等内容。总的来看,保根他拉嘎查地处偏远的北方,气候干旱,为蒙古族聚居区;最初以畜牧业为主,后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部分汉族人口的迁入,畜牧业逐渐退化,农业种植盛行,直接导致本地环境恶化。
本文从宗教、教育、文化、医疗等几个方面对保根他拉嘎查(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为村民的宗教信仰情况,目前粗农民处在无所适从的信仰危机当中;第二部呈现了该村的民族特色文化;第三部分为村内的学校教育和村民教育情况;第四部分为村内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据村民反映,保根他拉嘎查早在清末民初就有农业开垦史。但从自然条件来看,保根他拉嘎查适合农业种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层较厚、土质丰腴的北部;而南部、东南部沙化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农业虽然不是保根他拉嘎查的传统经济和支柱性产业,但粮食和蔬菜是村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农作物是村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