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换防     检索到  13  条相关信息

八旗驻防作为清朝治理新疆前期的重要军事制度,历来备受学者关注,但有关回疆地区的八旗换防制度则明显关注不足。本文利用满汉文等档案资料,结合传统文献记载,对清朝平定新疆初期疆外八旗换防回疆的始末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疆内伊犁八旗换防回疆始于乾隆三十四年,而非以往学者认为的乾隆三十六年。

作者:王启明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报告

郭连

时间:1990年8月26日上午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2月
关键词:

清代治疆方略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治边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目标是确保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清政府对边疆危机的认知及其应对推动着治疆方略的进步和完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政府不断改善治疆方略。这些治疆方略有利于推进新疆内地一体化进程,并深刻影响着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和战略格局。清代治疆方略对今天边疆治理的启示是:治边方略的实...

作者:张付新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北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双方在边界线两侧屯驻了大量军队,长期对峙。为了保证数十万军队的生存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多种后勤补给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来满足前线守军的粮食需求,这些措施包括沿边屯田、粮食运输、入中和籴和引兵就粮等。其中引兵就粮较为特殊,与前几项措施不同,它是通过移动军队靠近粮食聚集地,使军队与粮食在最佳地点相结合的补给方式。

作者:程龙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在青海近代史上,马步芳家族的统治长达37年之久。其家族统治的青海,西南与西藏接壤,境内生活着大量的藏民,因此不可避免地与西藏存在着政治、经济、宗教、边界纠纷等联系。马步芳执政青海期间,其对藏政策既表现出维护桑梓、保境安民的一面,又兼有拓边扩张的一面。探析马步芳与西藏地方关系也必须注意到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发挥的作用。

作者:郝亚平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我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关键词:

莎车汉文化的传播早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通后,莎车的汉文化通过军事屯田和丝路贸易两种模式传播,本文分析了汉文化传播对包括居住、生产、宗教、语言在内的地域文化的影响,认为莎车地域文化是维汉双方互相选择的结果,丝绸之路商贸活动对汉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卫霞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清代以来,随着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咸同以来西北地区边疆危机的加剧,西北边疆地区内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内地化程度也逐步加深。历史上西北边疆地区内地化进程,就是中原地区与边疆民族地区不断融合和交流的过程,是西北边疆地区经济与社会逐步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央政府不断加强西北边疆治理的过程。探讨历史上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进程问题,是理解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

作者:杨军民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