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从学科领域错综庞杂的经济学研究来讲,经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集中于一点就是:在帕累托效率意义上的社会每一个经济个体福利水平的增进。这也是人类发展的目的所在。作为社会福利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的收入分配形式,一旦被改善,必然引起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黄祖辉,2011:14)。因此,从经济学起始到现在,收入分配领域的理论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对古典经济学的...
持续性贫困及逐渐扩大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最终会导致阶层对立,“人性”或许是更好的解决之道,基于渴望理论,对个体的渴望进行适度引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收入不平等这一复杂问题,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理论(the theory),从收入渴望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只能算是一个理论(a theory)。
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探讨各种公共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问题非常重要。从总体看,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评估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从纯理论分析到经验分析,从描述性分析到定量模型分析,并从单一因果关系到综合结构评估的演变过程。由于收入分配政策的复杂性,一个指标、一套指标或单一的因果分析很难说清其中的错综关系,这就要求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评估需要发展为“综合评估”...
马源平在其《收入分配论》中指出,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按一定标准分配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马洪和孙尚清的《经济与管理大辞典》一书中,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或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综合起来,收入分配是指将社会生产成果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大小在生产要素以及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一种活动。
保罗·斯威齐曾提到,“全球化既非一种状况,也非一种现象,而是一个进展很久的过程,在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形态出现以来的几百年时间里,该过程一直没有停歇”Sweezy,P. M.,“More(or Less)on Globalization,” Monthly Review-New York。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因此,对资本...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社会保障是基于社会成员身份的社会应得,是国民在脱离家庭、宗族差序格局而融入团体格局时享有的基本保障权益。这种社会保障权益的精神内核是基本社会保障权利的平等与再分配的正义性。作为化解生存与安全风险及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社会保障是以社会应得、分配正义及共享发展为向度的标尺。因此,中国的再分配逻辑应当以社会应得为基本出发点,以社会成员资...
本章是本书的附录,主要附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理论观点综述。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