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新农村规划建设     检索到  27292  条相关信息

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其提法源于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不是今天才有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就提出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而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旧农村”而言的。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再次提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

科学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时代背景及其战略意义,对于准确把握和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作如下相关阐述。

作者:黄祖辉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与原因。其次介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作者:商孟华 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本文基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背景,以成都市和天津市新农村规划建设为例,结合存在问题和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从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农村规划、农村建房和农村集体发展用地利用等方面,对促进、规范、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为促进农民居住集聚化、工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出思路和建议。

作者:陈嘉奇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由传统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时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划时代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站在生态文明时代的高度,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理论的重大课题。

作者:张庆忠 王松霈 程春庭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来源:武川县政府网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武川县 扶贫开发 沟乡 扶贫 建设

首先,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是我国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

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线是城市化,在此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发生在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 “新圈地运动”;农村一些地方面临着 “无农愿耕” 的局面,许多农民一家人到县城租房打工,出现越来越普遍的“有村无农” 的现象;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中村”...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