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五届四次理事会制定了“筹资型、国际化”的机构发展新战略。在机构发展新战略确定后,机构领导层对筹资开发部门及其工作进行了调整和加强,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机构发展新战略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机构筹资开发工作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机构事业的全面发展,为机构在2008~2015年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任何机构的改革都要涉及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个层面。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体制改革完成“去行政化”成为真正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初步建立由以会长会议为代表的决策层和以秘书长为代表的管理层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后,开始了机构管理机制的改革。任何机构的管理都涉及对组织、人员、业务、财务的管理,其中人员管理是起点,业务活动管理是中心,财务管理是核心,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管理机制...
医保基金是支撑医保制度的物质基础,合理的筹资机制是筹集医保基金并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功能的前提条件。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存在责任分担失衡、医保个人账户缺乏互济功能、以收定支的筹资取向导致保障功能不足等问题。优化我国医保筹资机制的正确取向应当是在突破筹资规模约束、完善筹资水平确定机制的条件下,促使职工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责任从政府、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失衡状...
在2003~2007年“深化改革、再次创业”时期,中国扶贫基金会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机构的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了机构发展战略的调整。在2006年4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确立了“促进中国扶贫基金会从操作型机构向筹资型机构转变”的机构发展新战略
除了拓展覆盖面之外,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筹资水平与保障水平。众所周知,医疗保险的重要功能在于分散参保者医药费用的风险,同时还能形成团购能力,通过医疗和用药服务的购买行为,来约束医疗机构的行为,促使医疗机构为参保者提供合理的诊疗服务和用药服务。简言之,医疗保险有两大特点,即风险分摊和第三方购买。但是,如果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不高,保障水平也...
针对不同筹资模式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制定的影响,基于居民医保参保人口结构,结合可支配收入、医疗消费支出以及补偿比等因素,以江苏省为例,分别对现收现付制与部分积累制筹资模式下的适度筹资标准进行建模测算。本文的结论认为,在现收现付制和部分积累制的储备金比率模式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与缴费率均应逐年提高;在部分积累制的阶梯保费模式下,筹资标准逐年提高,缴费...
2003~200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以“深化改革、再次创业”为指导方针,继续推进和深化了机构管理改革。“深化改革、再次创业”方针是在2000~2002年改革启动时期的成果和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基础上,为了突破机构发展的瓶颈而提出的。2000~2002年改革启动时期的主要成果是实现了“去行政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内部管理架构初建;结束了“泛扶贫”,建立了“品牌项...
2008~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迈入机构发展的新时期。该时期,完成2000~2007年的改革任务后,机构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均走向成熟和稳定,进一步发挥出改革所产生的张力,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全面发展态势。机构成熟的重要表现是领导层在机构发展战略制定中的敏锐性、准确性和前瞻性,使新的机构发展战略更加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公益行业和机构自身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